第460页

那百名刀斧手则是赵氏棒球队出身,精擅挥棍棒击,不管是皮球石球,他们都能精准地一棍挥走。这些人平常的体能训练是绕赵城跑一圈,回去再举百下杠铃——赵城现在周长四十里(春秋里),绕城跑一圈相当于三分之一马拉松。

至于那百余名弓弩手,弓手都是“天下第二”的潘党亲手训练,擅长暴雨梨花似的连珠箭。弩手手中拿的是经过赵武狩猎检验后,确认合格的燕翅弩——赵武拿的弩弓能射准,那已经不是弩弓了,是“自主追踪式导弹”。

当然,以上这些细节,博野领主并不清楚,他只是见到那些武装到牙齿,面甲放下后,活像一个个狰狞的移动铁偶的长戟兵,感到又被人耍了,感到自己脑筋确实不够……当然,这只是他这方面的想法,在赵武看来,自己带领大部队浩浩荡荡来占领此地,最后,肯派出相等兵员与对方交手,已经是格外厚道了。

厚道的让他有点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一个成年壮汉对付幼稚园婴儿,有啥好描述的?

接下来的战斗场面就是这样,博野领主的郁闷来不及发泄,晋人缓慢地逼近他们的阵线——真是一群铁疙瘩啊,放箭,伤不着他们,只听箭雨噼里啪啦落在他们身上,结果那些人继续前进,仿佛骚扰他们的是一群苍蝇,微不足道。博野领主迫于无奈,下令战车顺着田垄方向提前冲击……

第三百一十三章 今后你是我的人了

结果更是灾难。

长戟兵发动了野蛮冲撞,砍坏了战车车轮后,刀斧手上来切瓜剁菜一般收拾了滚落的车士,与此同时,长戟士冲入被晋军弓弩手打乱的博野农兵阵列,像保龄球撞翻球瓶一样,一路趟过去,随后跟进的刀斧手,使得战场变成一片宁静之地。

整个冲锋过程,果然只维持了一通鼓。

晋军用金鼓齐鸣来宣示他们战场上的胜利。鸣鼓而进,鸣金而退。金鼓指点战场上的进退,是不许同时鸣响的,同时鸣响只意味着一种情况:晋人取得了绝对的战场主动权。

金鼓声平息,远处传来阵阵呜咽声,这不是一个人的哭泣,是许多人在嚎啕大哭,只是离得远了,变成阵阵呜咽。

心情大好的赵武很慷慨,他手一挥宣布:“把沿途抓捕的农夫都放了,让他们帮我们收拾战场,辨认尸体!”

稍作停顿,晋军又前进了,这次“先驱”的是轻骑兵,少量步兵在留在战场,打扫战场遗骸。

转过一个弯路,呜咽声渐渐响亮,那些哭泣的身影也一一出现。为首的是名年轻的贵族,他身穿吊孝的麻衣(未染色的麻衣),引领着无数百姓跪在路边,手里横放着一面旗帜,表示偃旗……也就是降顺。

赵武跳下战车,在阳党与卫敏的护卫下走进那名“偃旗”人,伸手轻快地接过对方的旗帜,而后带着挑肥拣瘦的心理,游目打量着跪倒路边哭泣的百姓。那名年幼贵族见到赵武的动作,连忙挺身,说:“博野质子兼,愿追随元帅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