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赵武点头:“君上在武威堡第二次昏倒后,我带着君上缓缓返回国都,抵达国都后,君上清醒了一下,但已经说不出话来,如今君上无法起卧行走,吃饭全靠人喂,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君上对人的呼喊还能做出反应。”

荀偃沉吟着,问:“公子彪还没有送出去吧?”

赵武回答:“公子彪年幼,如今也在武宫。”

荀偃表态:“我、晋国元戎、第一执政、中军将荀偃,要求公子彪监国。”

范匄毫不犹豫:“我,士燮的儿子、范氏宗主、晋国副帅、第二执政、中军佐范匄,同意公子彪监国。”

赵武上前一步,宣布:“我、赵氏宗主、晋国上军将赵武,同意公子彪监国。”

韩起依次表态:“我、先元帅韩厥之子、韩氏宗主、上军佐韩起,同意公子彪监国。”

栾黡回答:“大家都同意了,那就照大家的意思办吧,我阿黡没有异议。”

魏绛表态:“魏氏宗主同意公子彪监国。”

赵武再次上前,宣布:“我,上军将赵武,兼管新军诸事,在这里受新军委托,代替新军士氏、智氏两宗族表态,同意公子彪监国。”

荀偃转向大法官,大法官士弱点头:“八正卿表了态,合乎法律,公子彪从今日起监国——既然这事合理合法。我这就去要求公族大夫向公子彪宣誓效忠……请稍待片刻。”

片刻过后,士弱返回,他带回来了公子彪,并带着一大堆记录公族大夫誓词的竹简。荀偃领着六位正卿排列两边,请公子彪“上位”。公子彪坐到大堂主位后,示弱提醒:“请盟誓!”

公子彪左看右看,看到赵武站在第二排,他被现场的肃穆气氛吓坏了,不顾一切的招手呼唤:“赵叔叔,发生了什么事?”

示弱苦笑,荀偃踢了一脚赵武,赵武无奈上前,提醒:“我说一句,你只管跟着说——我,姬彪,在此向黄天厚土立誓:作为姬姓晋国封君,接受国内领主的效忠,我发誓尊重春秋礼仪(即春秋封建规则),遵守封君本分……”

荀偃领着诸卿回应,按《周礼》向公子彪行臣服礼——脱帽、下跪、解下所佩带的武器、把双手放到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君上,今后我是您的人了”。

将双手交给他人,“置于他人股掌中”,意味着自己的一切听任封君的处置,这是《臣服礼》的含义所在。臣服礼过后是《宣誓礼》。大法官士弱领着众人宣誓,誓词翻译成现代话,意思是:“我、某家族、某宗主、某官、某职,作为封臣,我代表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起誓:我将忠诚献于君上——姬姓晋国当代封君、惠伯谈之孙、惠公之子桓叔捷后代姬周(孙周,即悼公)之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