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小说中,什么魔族豪爽,快意恩仇之类的,全部都是小说家假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区别。魔就是魔,之所以被称为魔,不是因为什么神魔对立,什么成王败寇,而是因为他们的行事风格过于残忍、bt,以三界生灵为食粮,被人冠以魔的称谓。
像后世的一些小说中,往往将神魔的性质颠倒,或者全部归类为邪恶,其实是错误的假象。神或许不一定代表正义、善良,其中也会有虚伪、邪恶之辈,不过却不缺少心善之人,黄帝、东王公、西王母这些人都是有情有义之神!
可是魔却一定不是正义,善良之辈,就好比蚩尤本身也是邪恶之魔,黄帝尊他为战神是因为他的实力,对于蚩尤的为人,一样是非常厌恶的,否则又何必将他封印呢?以黄帝的性格,定然会收为己用,甚至让出自己的帝位的。只是蚩尤行事过于邪恶,一点都不负魔名,所以才为人所厌恶!
而第一次三界大劫结束后,祖龙也随之消失了,传言他和计都的巅峰一战,感悟了许多,所以闭关突破皇级。也有人说,祖龙被计都的魔气感染消亡了,不过这个比较无稽,因为三天族免疫魔气,这是三界的常识。计都罗侯的魔气,连感染四五代的魔族都办不到,何况是感染祖龙呢?
第三次三界大劫,乃是封神之乱,那是天道杀结。虽然有无数的天将和少数的天神陨落,可是天帝级的损失却只有一个!这个唯一损失的天帝,名唤通天,而且他也没有死。
在封神之战开始之前,华夏天界,一共有七大势力,除了五方天帝以外,还有两个教派。一派名曰阐教,有一个天帝高阶的元始天尊坐镇,门下十二个一代弟子全部都是天神巅峰的强者。
另一派名曰截教,教主名唤通天道人,实力直逼天帝巅峰!通天教主有教无类,弟子门生不计其数,天帝初阶的弟子就有两人,天神巅峰的弟子更是多达百人,声势不可谓不浩大,仅此于中央黄帝罢了!
不过七大势力中,只有五方天帝,才是被天道所承认的官方势力,有着圣兽所承认的帝位,而阐教、截教之流,虽然势力强大,却属于‘民间’组织。
通天声势太大,自然引起其他势力窥视,封神之战末期,通天因为被元始天尊以及黄帝以外的四方天帝联手算计,亲人弟子不是战死就是被封印。结果恨意滔天的通天入魔,突破到了天帝巅峰,成就不死不灭之身,除了皇级谁也杀不了他。
通天被逼入魔,虽然值得同情,可是毕竟他还是成了魔,成了三界的公敌。眼看局势越发不可收拾,一直保持中立的黄帝无奈之下只有出面,亲自将通天驱赶到了九幽之地!黄帝没有封印通天,只是让通天发誓,永世不出九幽,便回天界了。
封神之战的损失虽然很大,不过总体而言,却也不如第一次三界大劫,只是对人界的破坏太大罢了。而不巧的是,刘辩也正好是经历过此难的人,因为他那一世是纣王!
而封神之战结束后,阐教也被四方天帝,联手蚕食掉了,教主元始天尊遁世,麾下的弟子不是归顺了五方天帝,便是逃到域外,投奔的西方佛界。
最后说说,第二次的三界大劫吧!第二次三界大劫,乃是轩辕黄帝和魔神蚩尤的大战,那场战争牵连到了整个三界。不论是华夏三界,还是域外的三界,九幽之地的魔族,全部都被牵连了进来。计都、罗侯也一度破开封印,加入了这场乱斗之中!
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大劫持续了近八百年,陨落的天帝超过百名,陨落天神更是超过三千!天将天人更是不计其数,更别说是人界的生灵了。就连龙族的二代族长‘九爪金龙’,还有一代的龙族‘混沌神龙’,也都是在那个年代失踪的,至今生死未明。九幽之地,也是那时候被封印的!
要不是最后地皇女娲、人皇伏羲现身,恐怕整个三界都会被打得支离破碎。所以第二次三界大劫,一直是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心中最不愿意提起,也是最害怕的过往,就连那些德高望重的天帝巅峰的强者,也不例外!由此可见,众神是多么的畏惧,前次的三界大劫重演了。
最终的结局是,挑起大乱的计都、罗侯被抹杀,蚩尤和刑天被封印,九幽魔族被设下封印结界,由烛龙负责看管。三界诸神打扫战场之后,面壁思过千年!女魃也是在这场战斗中,被感染了魔气陨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