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诸侯见刘辩由此获利,也是纷纷有学有样,到是让近年来天灾连连的大汉,暂时不需要为了粮草困扰了。起码人吃人的事情,已经不像前些年那般普遍了,刘辩倒也间接做了一件大好事。
刘辩麾下最重要的五个机构,神兵营、军事学院、士学院、医学院以及商会。除了军事学院,因为地理原因没有搬迁外,其余四个机构都搬迁到了邺城,不过却有在信都留下分部就是了。
而刘辩的死党名将‘朱俊’也在刘辩搬迁到邺城的时候弃官,前来冀州投奔刘辩,声称厌倦了战场厮杀的生活,要帮助刘辩培养人才。
结果,邺城也多了一个军事学院,机构大致和信都的相差无几,学院的教官也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精英战将,个个都有二流以上的身手。
虽然两家学院各自名称不同,却都属刘辩管辖,朱俊同卢植是至交好友,所以彼此之间存在着良性竞争。
至于日后天下太平之时,这两家学院会不会像后世或者小说剧情一般,渐渐的为了利益,演变成恶性竞争,就不是刘辩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让刘辩遗憾的是,皇甫嵩想在朝中努力一番,看看有没有机会挽救大厦将倾的汉室,所以没有随朱俊弃官投奔刘辩。
当年讨伐黄巾的三大名将,刘辩也只收了卢植、朱俊,皇甫嵩只能暂时放弃了,否则冀州就有三大军事学院了。
也不能怪刘辩将军事学院看的比其他学院要重,毕竟他是准备以武立国,自然要崇尚武风,大肆兴建军校。
撇过这些不谈,刘辩麾下唯一正规的种植、养殖基地,位居邺城外,被当地居民称为擎天柱的内部。
擎天柱其实就是一座庞大的山谷群,占地三千平方公里。因为外表被刘辩让钻地鼠一点点的挖平了,从外部看去,就好像一根大柱子一般,所以才被人称为擎天柱。
擎天柱的出现,在邺城附近也是一段诡异的故事,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大体还是天神镇压妖魔这个说法比较融洽,因为擎天柱的山顶,不时的传出怪兽的嚎叫声。
其实擎天柱的内部,还是有通往山顶的路的,不过外部之人除非会飞,否则是没有办法攀上山顶的。
经过两年的发展和壮大,种植基地的农民兵也招募到了五千多人,每月除了可以提供五千多点灵气外,对种植基地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也幸好这些农民不知疲惫,而且不需要吃饭休息,加上还有一些作战兵种帮忙,否则区区五千多人,还真搞不定这个诺大的基地。
顺便提一句,如今刘辩麾下的王牌部队神之禁卫,编制也扩充到了每营六百四十人的地步。从建立的两年多来,神之禁卫经历了十数场艰苦的战斗,可是却没有出现过死亡,至多也只是重伤!这个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