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学东西快的话,我建议你去当铁路工人,咱们要修从青岛口到济南府的铁路,目前勘测出来的距离是八百里,这可是大工程!等路修好了,还得维护,也需要人手。这么说吧,你能学成,这辈子就不用在泥里刨食了!”
马大保是不懂什么叫做铁路工人,他心里更希望自己有个几十亩地,能在泥里刨食。但他知道不能拒绝对方的好意,因此连声道谢,便选了这个“铁路工人”。
从青岛口修铁路到济南府,是俞国振的一个新决定,他看到大量的人口涌来,这么多人口如果没有事情做,那么必然要生出事端。因此,他决定同时推动青岛到济南府的铁路与水泥路建设——为此,他还必须先在山东设置水泥工厂。
设计中的铁路测量的结果,全长约是八百里,也就是四百公里左右,按照如今新襄铁轨的标准,每米铁轨的重量是九十斤,全部建完要三千六百万斤铁,也就是一万八千吨!
崇祯十五年新襄全部钢铁产量是四点八万吨,今年预期将达到六万吨,若是单纯供给山东的铁轨生产,那是足够了,但是俞国振还要准备大量的农具,准备铁船,准备枪炮武器,南方也要修建铁路……所有的建设加起来,今年六万吨的钢铁能尚不足用!
好在铁路不是一年内能建成的,今年最大的作用还是在培养熟练工人。俞国振的计划是利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修成济青线铁路。当这条铁路修成之后,华夏的铁路军团就基本上成型,而且俞国振对两广的消化基本完成,就可以考虑将整个江南都纳入自己的治下了,那时需要建设铁路的地方就更多。
象马大保这样被“骗”上铁路系统的人还有不少,收容的青壮男子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成了铁道兵。马大保初时还有些惴惴不安,但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一起,挂上了“铁道兵”的牌子之后。反而心安起来。
但旋即他就想到小丫头片子,报告了一声之后,向那人问起小丫头片子的事情来。
“你想收养她?”那人有些惊讶:“这可不成。段晴已经登记了,很快便有人要将她接走啊。”
“这是……这是何意?”
“哦,你放心就是,对于无父无母的孤儿,南海伯一律恩养,段晴极是聪明,年纪又只是八岁,正该送去上学。象她这般的孤儿,全部会集中于青岛口——这样,你若是不放心。我将你也分派到青岛口去,到了那边,你还可以去看看新建的初等学堂。段晴今后便在初等学堂里生活,有专人照顾。”
所谓的专人,并不是随便在灾民中寻找妇人。对孩子们的培养,是俞国振最为重视的问题,没有之一,因此除了实学教师之外,在新襄每二十个孩童专门配备有一名生活教师,这名生活教师必须懂重照顾孩童的生活起居。懂得一点的医护道理,甚至还得懂一点实学。若不是这些年来,俞国振几乎是强制性地要求新襄百姓都上夜校,想抽出这些人手来还很困难。
青岛口的初等学堂,当然不会立刻有那么多生活教师,但勉强也够用就是。
马大保似懂非懂,只是见着一个女子过来将段晴牵走,他有些不舍。但他也知道,这样对段晴更好,只能微笑着挥手,让段晴放心地跟去了。
段晴才走,马大保就听得有人嚷了起来:“让俞国振来见我,让俞国振来见我!”
众人都是怒目向那边望去,在这里的几乎都是被俞国振部下救了性命的,在他们心目中,俞国振可比什么天子皇帝要亲切得多,此人大叫大嚷,甚是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