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如何?”俞国振笑问道。

“不能看了,若是再看下去,今后就无心四书五经了”

俞国振哈哈大笑起来:“那倒是小弟的不对了,既然如此,这些书小弟就带回去,等密之兄高中之后再送。”“休想!”方以智整个人都扑到了箩筐之上,将之团团抱住。

倒不是他失态,此时就是读书人想要得一本好书也是极不容易,印同精美供收藏所用的书籍,其价格甚至可以售到一千二百两!而一般的书籍,像此时流行的通俗话本小说,其价格也从五百文到一两不等,但印刷精美就远远比不上俞国振赠送的了。

活字印刷此时也有,主要是铜活字,但成本高价格昂贵,而且印刷质量并不如人意。俞国振用的铃活字,实际上是稽锑合金,其特性更胜过铜活字。

方以智放下那本《风暴集》,很快又找出了一本《方密之诗集》,看到自己的诗集,他嘿然笑起,笑了两声,又怒视俞国振:“润笔呢,你印我之书,怎么未给我润笔?”

“卖出再说。”俞国振厚颜无耻地道:“假如卖不出去,你休想要润笔。”

“好你个俞济民!”方以智又拿起一本,却是《仁植先生说易》,是方孔烟研究《易经》的文集,方以智忍不住打开看了一下,然后慨然长叹:“老大人若是见了这个,只怕也要情不自禁了!”

第二卷 八七、民变骤起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自已民的文字能够印成书籍,那便是极大的认可。而儒家文人,更是将“立言”与“立德”、“立功”同视为不朽,立言可不只是在家中码出几百万字便能成的,而是要有读者要能出版!

便如后世的某苦憋写手般,辛辛苦苦码了本《明末风暴》,若没有收藏、订阅,哪里算得上成功?

方孔烟一生大半学问都在《易》上,有了这书,立言算是完成了。

“不过这书名不好。”方以智又道。

“嘿嘿。”俞国振不予置评:“密之兄,你准备何时动身去南京?”“过完年便去。”方以智道:“南京城中文采华章,桐城终究冷清了些。”此时方以智也才二十多岁,正是渴幕繁华之时,特别是今科春闱就在眼前,复社众多士子都将参考,他也迫不及待想去南京城中,与这些志同道合的友人相聚。

俞国振略一沉吟,正容道:“既是如此,密之兄,不妨在南京城中置办宅邸,将嫂夫人和侄儿都带去。”

这话说得突兀,方以智顿时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