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古时期,除了无数的战乱之外,还有著名的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形成于东汉时期,在两晋南北朝盛行。自西汉武帝以后,世人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而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
特别是在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后,选官只看家世声名。
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大致上就是指的这种情况。世族垄断了官僚,同时通过相互联姻,构成了一个统治阶层。荥阳郑氏,就是这统治阶层的重要成员。
相传,郑氏的祖先可追溯至姬姓,因受封于郑,故而得名。
上古的历史,已难以确认。但荥阳郑氏在东汉崛起,人才辈出。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经学大师郑玄,还有曾为东汉扩土,担任过西域都护府大都护的安远侯郑吉。
在经历五胡乱华的灾难之后,郑氏分为南北两宗,其中北宗的郡望就设立在荥阳。所谓郡望,也是一种身份的代表。就比如后世人相互介绍,说自己是什么什么地方的人一样。荥阳郑氏,在北朝后共有七房,分别是白麟、小白、叔夜、洞林、归藏、连山和幼麟(郑幼麟,亦即郑羲)。郑大仕,则属于连山一房后裔。
隋朝时,郑氏最为著名的,就是曾帮助杨坚篡周的郑译。
且不管郑译是出自什么目的,总之他有从龙之功,故而最为兴盛,也是郑家嫡传。
李建国暗自咋舌,难道自己重生之后,就要变成这郑家的一员?
第三章 门阀之郑氏(下)
郑大仕,时任隋朝骠骑将军。不过他这个骠骑将军,和东汉时期的骠骑将军可不太一样。隋朝的骠骑将军,只是府兵制度的基层军府主官,论品秩不过正四品。
而郑大仕的独子郑仁基,在朝中担任通事舍人,品秩更低。
由此可以看出,荥阳郑氏在入隋以来,的确是没落了。虽然还有郑译这一支在支撑,可郑译已故去,郑译的后人依靠着余荫勉力支持,显然已无法和当年相比。
不过,汜水关距离荥阳不远,郑家的名头,还是很有用处。
最明显的,就是那汜水关守将在得知郑世安的请求之后,二话不说,立刻派人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