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济先时去颍川领兵,因江东兵起,又召了他回来。不意,却在途中偶感风寒。蒋济本不在乎这些小病,不想这一病却是拖了下来,积成了大患。如今,却是时不时要躺卧榻上,小小年纪,却是惹了一身的病魔。虽有名医华佗在,只因先时随军去了江东,现在也只刚刚回来,所以还没来得及给蒋济看病。目下,只因军情紧急,蒋济又正好碰上害病,但又不能缺席,所以只得卧榻议事。
刘备的目光刚一落到蒋济身上,果然,蒋济不负刘备所望,终于打破沉默,开口说道:“长史所言极是!李傕、郭汜、张济,确实正如长史所言,乃西凉边鄙,董贼残部,皆是同流合污之辈!对于这种祸国殃民之人,我等皆是恨不能诛之而后快!目今李傕、郭汜都已得到应有的报应,而张济,也正如丧家之犬,被曹操杀得几无藏身之处。张济落败,我等当高兴才是。想张济一死,再加上马腾、韩遂都为曹操所收服。到此,曹操可谓尽得关中,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等曹操关中彻底安定,则可挥军直捣徐州,到那时,我等也就皆无所归了。如此,可谓正合长史你之所愿了。”
“这……”张昭被他一说,面色醉红,想要反驳,却一时又找不到反驳之词,只能瞠目结舌。
蒋济这一番话如同一磅炸弹,立即在众文武堆里起了反应。侧面者有之,唾骂者有之。
蒋济没有继续慷慨陈词,却是将声调稍微放缓了一点,低低咳嗽了一声,才道:“长史!我可听说,这张济虽然同为西凉边鄙,董贼残部,但却不同于李傕、郭汜,更不同于董贼。此人行事我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但就天子东归途中他的所作所为,却是郭汜、李傕之辈不能比拟。当初,天子经过张济之弘农时,不但供奉如常,不短天子衣食,而且,据说,当初李傕、郭汜放天子东归不久,他俩又反悔了,立即派兵追到弘农,希望跟张济合作,把天子再劫回去,但为张济所拒。并且,当李傕、郭汜率部追近时,张济还曾与李傕等大战了一番。以此看来,张济也不是十恶不赦之徒。”
“这……”张昭不由气为之结,一时无可反驳。
“更何况……”
堂上只听蒋济一人之声:“张济势穷来投我,我等岂可拒人于千里之外?再说,结盟张济后,如将他所部屯扎在颍川一带,则,南面可挡鲁阳刘表十万之师,北面亦可挡兖州之曹操。若此,一则彰显明公之仁义,二则结援以固防。如此一来,可谓是一举两得。长史,你看呢?”
此话一出,落地有声。张昭凛然气色为之一窒。
刘备在上一听,不由笑道:“长史之所以拒绝张济,那是为我考虑到了大节。而子通为我接纳张济,则是为我谋划将来!嗯嗯,二位都是为我着想,皆我之股肱!”虽然这么说,刘备到底纳了蒋济的意见,回书一封张济,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投诚。
※※※
寂静的书房,一灯如豆。
宽大的书案上,堆积着如山的奏牍。这些奏牍,都是从关中搜集来的。对于曹操在关中的一举一动,刘备不得不时时关注。自决定接受张济的投诚,刘备就开始了兵员粮草的筹集。对于刘备来说,曹操能在数月间不但横扫董贼残部,而且还将盘踞西凉的马腾、韩遂部一举收复,如此干净利落的行事,可谓是势如破竹,实在让人惊魂夺魄。
如今,眼见曹操尽得关中之地,势力空前大涨,刘备还怎能坐得住?
曹刘间的最终决战,似乎隐隐来到!
刘备每每想到这里,一股热血莫名潮涌。他知道,曹刘间必然将会有次大战,那是势所难免。只是,他也没想到,曹刘的决战会来的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