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想到皖口和庐江虽有徐盛和甘宁的兵马,也相信以他俩的势力完全能应付得了袁术。但他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袁术虽然不可怕,怕就怕在他不停骚扰后方。
虽然他恨不能马上灭了袁术,但事有缓急,大丈夫也应该能屈能伸。今日低头献媚没什么,关键是将来一并要回来。
刘备同意了陈宫的意见,让人作了封书给袁术,说了些尽量让袁术开心的话,给了袁术许多珠宝。
在将信交给使者时,刘备突然问陈宫:“我刚刚跟袁术使者闹翻,这时请和,袁术会同意吗?”
“会的。”陈宫神秘的笑了笑,胸有成竹的回答。
豫章。
袁术刚刚还因为使者受到羞辱,以及使者带回刘备在江对岸云集数十万兵马的消息而愤怒和恐惧交加,突然又接到刘备使者的这封书信,还有看到地上放着的数箱珠宝,袁术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讲和?”
袁术看到上面的字,心里还是一万个疑惑。但对信上刘备的谦卑之词,还是很受用的。
他拿不定主意,叫来主簿阎象。
阎象看了书信,跟袁术说:“讲和吧。”
“不行!”
袁术一向特立独行,听阎象说‘和’,他就偏偏怀疑:“刘备辱我太甚,刚才还要跟我开战,现在就要跟我讲和?先前侮辱我使者,现在又对我恬不知耻的笑?哼,他这一定是遇到麻烦了。对,只有遇到了麻烦,他才突然要跟我和好。”
阎象紧皱着眉头,说道:“就算刘备他出事了,我们也得讲和。”
“为什么?”袁术很是气愤他这样的言词。
阎象道:“有句话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内。我等刚刚诛杀朱皓、撵走华歆,又屠杀了许多豪强大门,再加上还有许多华歆和朱皓的残余势力在山径里与我等游击作战,目下正是人心未服,兵困马乏之时,岂可因为一时冲动而义气行事?刘备与我等讲和最好,正是巴望不得的事,如何不同意?我等正好可以利用这机会安定境内,剪除异己,再徐图发展,这样才是稳抓稳打之策。”
袁术没有话说,同意了阎象的意见。其实要说到不同意,也是违背他内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