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微风轻抚、天气晴朗,幽州城外后山处有一个平缓的校场,幽州人都称之为:演武广场!这演武场的规模颇大,当年大军出征时,刘虞都是在这里为大军进行祭军仪式。
刘辩带领着蔡氏父女、周仓、管亥、荀攸、陈宫、皇甫坚围成一圈站在那里。
他们的中间,摆着一个一个硕大的箩筐,这箩筐足足可以装下十个人。而箩筐的边缘很高,齐人腰部以上的高度,人站在里面就好像坐在了一辆敞篷的马车上一样。
而箩筐的上面有一个巨大无比的,用十几张坚韧牛皮缝制出来的巨大球状体,它轻轻的漂浮在箩筐的上面!
而牛皮球的下面则挂着一个巨大的炉子,里面三个小炉子正在拼命地烘烤着这个气球的底部,烘烤着气球里面的气体。
火焰燃烧的颜色很特别,这是他“发明”的煤球燃烧出来的!刘辩已经派出了三队人马对幽州周边的矿产资源进行了探索,最先发现的就是西山煤矿!现在他还是起名为“西山煤矿”因为好记嘛!
有了这座巨大的煤矿,刘辩不仅满足了自己的试验需要,更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他发动了几万周边百姓进入了西山煤矿的采掘、运输、制造,带动了整个幽州地区的劳动力市场蓬勃发展,许多周边郡县的百姓都往幽州赶来,最远的几乎是从巴蜀而来的百姓了!
而刘辩为了支撑热气球的升空时间,他还为热气球设计了一个专门盛装煤球与三个小炉子的箱子,这东西即防雨、火焰又稳定,由于有三个炉子,这样还可以大大提高热气球的运行时间、运行速度和运行轨道。
“这个东西,叫什么?”蔡邕身边的蔡文姬眨着漂亮的大眼睛惊问道。
“我亲爱的文姬妹妹,它就叫……琰火球。”刘辩笑得很开心。
“呸!”听到前面的话,蔡文姬不由啐了刘辩一口,但随后疑惑道:“为什么叫琰火球?”
“因为文姬妹妹叫蔡琰嘛!嘿嘿!”刘辩调笑道。毕竟老丈人已经收了自己的一大缸酒,而且还赊了自己好几坛子,现在就是当着蔡邕的面,刘辩还是一样肆无忌惮。
“琰火球?”蔡文姬不由俏目顾盼,一副兴奋的样子,心中已经乐开了花。
第18章 唐姬的来历
其实这个热气球刘辩早就制造好了,而且已经偷偷地试飞过了,除了降落的时候有点困难,其余的一切都已经没有了问题,但唯一的缺陷就是飞行的时间太短,所以,这几天他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带着三个小炉子的大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