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的课本,全部是由曲江书院友情捐赠,另外,老师也同样是由书院中的一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生来此担当,对于这些代课老师,渭南希望义学给出的待遇相当的不错,况且,我也给他们作出了承诺,他们去教书,我允许他们休学一年,一年之后,回书院继续完成学业便可,一年之后,自然会有人来接替他们的工作。
“大人您可总算是来了,老朽等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矣。”吴升等人早已在义学门口翘首以盼,而我,却因为某位不良人士的骚扰而导致迟来,我跳下了马,冲这些人回礼道:“不好意思,因为一些公务有所耽搁,还望诸位莫怪本官怠慢。”
“哪里哪里,大人能亲来主持义学之典礼,乃是我渭南士绅和百姓的福份,亦是这三百多名学子的福气,岂敢怪责于大人?呵呵,敢问大人这位公子是……”杜论赶紧答道,不过,老家伙忍不住拿眼瞅了瞅站在我身边,嬉皮笑脸没个正形的锦衣少年郎。
……
“哦这位啊,是本官的一位弟子,姓吴名有仁,字悔错。听闻我这个师尊要来主持这间义学的典礼,所以也就一道过来凑凑热闹。”我干巴巴地瞎扯一通,边上的这位原本笑得十分滋润的少年郎顿时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差点儿就挂不住了,不过,这些渭南士绅们一听这家伙是我的学生,自然也不敢怠慢,上前行礼问候。
不过,倒也有几位士绅有点纳闷,吴有仁,字悔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可瞅我一本正经的模样,自然也不敢当场指让我这位渭南四品县令在这儿胡说八道,况且给安上这个名字的当事人也不作反驳,所以也跟着大伙一块儿起哄。
这位少年郎只能哭笑不得地在那一面谦虚一边回礼,好不容易才结识完毕,随在我的身边朝里走去。“俊哥儿,你也实在是太狠毒了吧?小治好好的一个人,让您都给编排成啥样了?”这位,正是我大唐帝国墙头草派的代表人物,杰出青年、当今太子爷殿下李治。
这家伙不知道是不是脑门抽疯了,在我家白吃白喝混了整整三天,也没有回长安的意思,还振振有词的说是李叔叔让他上山下乡,体验百姓的艰苦生活,实地了解老百姓的民生疾苦,嗯,可心理解李叔叔的良苦用心,可问题是李治这无耻之徒这三天除了吃就是睡,仿佛是在我这儿养春膘似的,气的老子差点想拿大棒棒把这家伙赶出门去。
今儿一早,这家伙一听说我要去渭南希望义学主持开学典礼,看样子已经在家里闲得蛋疼的李治很是自告奋勇的要求要一同前往参观学习。顺便体验生活,视查渭南的师资力量,看看渭南少年郎的营养状况云云……先人你个板板的,没个正形!
第963章 污点啊污点
我虽然对这家伙的无耻感到无比的愤慨,并保留了进一步追述,向李叔叔打小报告的权利,希望李叔叔能大义灭亲,狠狠地抽一顿这小屁孩子,但是就目前而言,嗯,这三天本公子感冒了,所以也蹲在家里边打磕睡,可这不能成为李治整天学我混吃等死的理由。
李治的流氓习性越来越重,在李叔叔跟前还老实一点,跟在我边上,简直就是一无耻之徒,这家伙还大言不惭的告诉我,说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公子岂是那种不入流的样板,分明就是妒忌像我这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思想、有文化、有才华、有素质的四有君子。
不过好在,这家伙至少还知道尊师重道,加上他十七姐我的婆娘李漱在边上从旁说合,没办法,只好把他给带了过来。一路上李治还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希望我不要暴露他的真实身份,以免引起百姓们的注意,我看会引起平头老百姓的惶恐才是真的。
所以一身便装的李治在我的急智之下,化名为吴有仁,很恶俗的,而且十分土气的名称,至于那个字“悔错”,嗯,实际是指我现在的心情,十分的后悔成为李治的师长,或许到了后世的历史书上,就会有这么一段记载:“……大唐科技发展的伟大导师、大唐文化领域的睿智先贤房二最大的错误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位品行不端,人格有缺陷的皇子成为他的弟子,使得他一世的英名由此而蒙上一片难以抹灭的污点。”
想到了这,我不由得长叹了口气:“污点啊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