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程叔叔等人的建议遭到了以李绩大叔等人的反对,认为此刻便急腾腾地杀将过去,很容易引起吐蕃国民从上而下的反感,另外,反而能让吐蕃人在这一非常时期,团结到了以禄东赞等人的身边,使其国上下一心,反而不容易拿下吐蕃,另外,那位吐蕃王爷拔布弄赞一向就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其子涅赞芒赞虽然是个人物,不过野心太大,而且这人不好控制,到时候帮了他,说不定等国势既定后,他十有八九会反戈一击,让我大唐反而陷入尴尬的局面。
至于李靖伯父坚持认为,现在并不是征伐吐蕃的最佳时间,虽然吐蕃暂时压制国主松赞干布呃屁的消息,必然是为了争权夺利,大唐如果现在出兵,实在是太早了一点,应该静观吐蕃的内部,看看有没有可乘之机,如果没有,就借那二位吐蕃王爷之手,让其内耗,尽量地削弱吐蕃的实力。
争来吵去的,整间参谋院几乎成了菜市场,程叔叔跟李绩大叔顶到了一块,唾沫星子横飞,捞袖挽衣的,仿佛谁要是气势弱了一些,这征伐吐蕃的任务就会从他们的手里边滑落而去一般,李叔叔头疼地苦起了脸,边上,一帮子兴灾乐祸地的乐滋滋的看笑话,本公子便是其中之一,真希望这二位能够在大厅外光着膀子掐上一架那才热闹。
不过,李叔叔最终站出来劝场,我们只能遗憾地收起了看戏的心思,看着李叔叔这位大唐皇帝陛下怎么处置这件事。
“嗯,二位爱卿都是为了国事忧心,这是好事,不过,在此吵吵嚷嚷成何体统,若是让人瞧了去,岂不是笑话尔等身为朝庭重臣,也不知道体面,嗯,朕觉得,几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不过,却各有长短,吐蕃国主松赞干布丧生,实为我大唐的机会,怎么把握,就得瞧咱们自个,把握得好了,让吐蕃成为我大唐的附庸都未尝不可,若是把握不好,损兵折将不说,还容易落入其他蕃属国之眼,觉得我大唐兴无义之师而伐,有损我大唐之威仪。”李叔叔宽慰了两人之后,背着手,悠然地在厅里迈着步,一面侃侃而谈。
“陛下所言甚是,臣以为,此事,确实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何能把机会把握住,既能使我大唐获得最大的利益,又能最大程度的削弱吐蕃,还能便得周边属国不以敌视的眼光看待我们,这才是我等在此商议的目的。”老爷子也站了出来应和道。
嗯,这话甚合我心,而大多数在场的人都颔首以示认同,当然,程叔叔、张亮等无耻老流氓私下里嘀咕的疯话不咱就装着没听到就是了。
说真话,战场上耍阴谋诡计,咱确实不在行,朝政之上,我更不是老爷子他们的对手。可是在这种国与国之间,利用利益来相互勾结,算计对方的招,本公子在后世可是见得多,也看得多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不希望我离开了长安之后,就让别人忘记了我的存在,所以,我站了起来:“陛下,微臣倒觉得,目前,确非与吐蕃正面作战的时机,理由,与李靖大人所言并无二致。另外,微臣也觉得,我们可以利用吐蕃内部的内耗……”
我话刚说到了这,程叔叔就站了出来:“贤婿小后生,平时瞅着你也觉得挺机灵的,怎么你今个拿人家李老大人的隔夜饭来炒着玩。”程叔叔这话顿时让在场的诸人啼笑皆非,害的本公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还好李叔叔对我比较关爱。“程卿坐下,有你这么说话的吗?贤婿,你有话只管直言便是,别理那些闲人。”嗯,这话分明就是针对某人的,只是,某人只翻了两颗白眼珠,厚皮实脸地坐回了榻上,似乎李叔叔这话是对空气说的,跟他浑没有半点关系。
“但是,微臣觉得,我们不能看着不动手,而是需要做出几手准备,如果吐蕃没有发生内乱,那我们就让他们乱起来,如果他们乱了,我们就要让他们变得更乱,最好是乱得举国崩解。”我没有受程叔叔插话的影响,最主要是已经习惯了,开始冷静地分析了起来,随着我话题的深入,原本还显得有些噪杂的参谋院内渐渐地变得悄无声息起来。
……
第一,吐蕃这三股势力,最强的,自然是挟天子以令诸候的禄东赞这一派,集中了大部份的吐蕃贵族。第二股势力,就是与我们暗通款曲的涅赞芒赞的实力只在能这三股势力当中算是最小的,不过,涅赞芒赞此人,却不是那么好控制的,野心太大,不过正因为他的势力小,所以,他对于我们大唐的依附就更紧。
另外一股势力,就是松赞干布的二弟:芒布松赞,此人是个帅才,治军严谨,练兵有法,当年就是他随着松赞干布东征西讨,征战四方,算得上是吐蕃有数的名将,不过,他也有缺点,就是做人太过刚直,容易认死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