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页

调教初唐[校对版] 晴了 2285 字 2023-03-15

正跟李叔叔蹲栖凤阁里吹牛,可没多大功夫,奏报孔颖达孔老夫子来找李叔叔有事,我就先辞了出去,就在栖凤阁门外撞见了这位老当益壮的老头,赶紧朝他施礼:“下官房俊见过老大人。”

不过老家伙不知道在跟谁置气,只是拿鼻子朝我哼了一声,拱了拱手,一副寻人晦气的架势,匆匆往里走去,不知道这老家伙是不是也被李叔叔这个爱开大臣玩笑的不良皇帝给恶搞了?我瞅着老家伙的背影咧咧嘴,背起了手晃晃悠悠地朝着另一边的太子宫走去,继续给那帮王爷学生上课去了。

……

吃罢了饭,坐到了铁炉子跟前,老爷子正在看报纸,绿蝶正逗弄着二妹,边上一帮傻小子蹦来跳去的,闹得不亦乐呼,老爷子眯起眼瞅了几眼,笑笑又继续去看他的报纸,另位三位漂亮妞正跟我娘亲蹲在麻将桌前,混五清十的打得不亦乐呼。

而我,透过窗户上的双层玻璃,望着屋外那遮天蔽日的浓云,正思量着,啥时候才能下雪,咱的狗拉雪撬可早就万事俱务,只欠东风了。“喂,二郎,老夫问你话呢,傻愣愣瞅着外边干啥?”老爷子把报纸卷成了筒状伸过来捅我。

“孩儿就是想瞅瞅这天色啥时候能下雪。父亲唤我何事?”我刚说完这话,就听得那边娘亲惊喜地喊了一声:“胡了,清一色自摸,呵呵呵,快快,一家可是二十个钱,谁也不许赖!”

老爷子朝那边看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回过了脸来瞪了我下:“一家子人都给你小子带坏了,你娘眼下跟你那几个媳妇整日里把那脸涂得污七八糟的,哼!糟蹋……”老爷子对家中鸡蛋、蜂蜜等物的快速消耗很不乐意。

“父亲,这是孩儿的错,不过您也瞅见了,咱娘亲的气色还有皮肤是不是比以往要好了许多?”我认罪,但是有成绩咱也不能抹煞。老爷子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突然发觉不对头,赶紧板起了脸:“为父跟你说个正事,孔颖达孔老大人要致休了。”

“您说的是国子监祭酒孔老头?呃,孔老大人前些日子孩儿还见着他上朝呢,不是刚主持完秋试吗?他怎么想着致休了?”我疑惑地问道。

老爷子苦笑道:“陛下前日下旨,从明年,也就是贞观二十年起,凡科举,不论州、县的地方考试,还是尚书省的考试,一律必须采取糊名、誊录等办法,另外,明年参与省试的每位考生,都必须把当地的民风、官评录于卷上,任何州县有违此举者,就算是考上了,也会被夺去功名。还有一点,就是吏部的释褐试取消了,改为殿试,由陛下亲自出题,当场答卷,陛下汇同三省六部一同阅卷!”

听了老爷子这话,我一脸的喜色,好事啊,这可是好事。

“这不是好事吗?孔大人怎么就想着致休了?”我好奇地问道。老爷子白了我一眼:“糊涂!这得罪人的事,谁愿意干?”老爷子一句话就点中了其中的关窍,是啊,李叔叔的科举改革虽然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过,这一举动,确实得罪了大批的文人士子,特别是那些那些满朝勋贵子弟,还有世家高门巨阀,不能不说这是对这些人的沉重打击,可以想见,这绝对会引起一系列的朝野动荡,甚至很有可能形成政治格局的改变。

“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其半啊!陛下眼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然,再这么下去,通过科举,只会让世家门阀的势力越加的大涨,而我大唐怕是再难得贤了,而且,世家门阀勋贵子弟到时候连成了一气,大唐,怕是忧矣……”老爷子抚着花白的长须作出了总结。

“是啊,长此以往,那大唐,怕就会跟汉末之时一般。”我点了点头,赞同了老爷子的意见,汉朝末年,农民起义不过是一个引子,最主要的还是门阀与军阀之间的斗争。而袁氏兄弟就是门阀的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