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啊,咱大唐啥都缺,可就从不缺人口。”我得意地笑着摆了摆头,清了清嗓子:“贞观十七年,关中之地人口有户四十万户,合人口二百三十余万人,而到了今年末,计有人口有户三十万户,合人口一百七十万余,整整少了六十万人。怕是明年,这数字还要减少。不过,关中去年与今年的田赋,却比往年增加了两成。呵呵呵……”
“说来,还不是咱们家俊郎的功劳,历朝以来,迁民以充他地,百姓和朝野皆会怨声载道,可如今,说好的都是百姓,出奇没有反对之声。”程鸾鸾斜倚在躺椅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拿着一把檀香木扇轻轻地扇着,一双慵懒的眸子半眯着瞅我,眼里尽是浓情蜜意,为自己有这么个能干的郎君而骄傲。
“也是利益于土地置换之法,关中地区本就人口过于集密,地狭人稠,大唐的均田制在各处皆可行之,可在关中,最是难以推行,为何,就是因为百姓受田不足,收获少,一旦发生灾害,就容易发生饥荒,如今向辽东、河套以及江南一带迁民,如今就连陇右一带,也都有人往迁之,种植棉花。既可缓我大唐关中之地的土地压力,也使我大唐各处地旷人稀之地得以补充大量的劳力,为我大唐开发这些地方,起到了极大的作重,而且有利于我大唐巩固边防,说来,陛下也看得远哪,若是换了他人,怕也没那么大的胆气,敢施俊郎之策……”
“是啊,陛下不愧是陛下,开国之君,英明果敢之主。”我一本正经地接过了李漱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顺便拍了下李漱她爹的马屁。小丫头扬扬眉,笑意吟吟地拿手指头在我的胸口上画了个圈:“俊郎,咱家在辽东的田地,您可也得上上心,总不能就那么干瞅着吧?那可是一万亩上好的良田呢。如今种的全是粟和麦子,产出太低了。”
“小妮子,就打什么鬼主意?”我咧了咧嘴,捏了一把美人儿的脸蛋笑道,当了娘的人了,可依旧那么的水灵,一举一动,烟视媚行的,勾的人邪火老瞎窜。
第700章 辽东到处都是宝
李漱丰盈地臀部挤我的腰,坐到了我的身侧,放软了身子倚了过来:“您可是说过的,辽东能种水稻,那产量,可比粟和麦子高多了,能不能……”
“嗯!为夫早考虑过了,不过暂时不行,羔羊你别急,这事关系重大,还是先等等,辽东之地,要种,就只能种占城稻,因为辽东无霜期太短了,种其他的稻子不合适,先等我大哥在江南种出了经验,那时候,咱们再跟陛下说叨说叨,把稻子给种过去,这样一来,也没人会说啥,还能落个好。”
“就您心眼多……”李漱撅起了丰满红润的嘴儿,大眼睛水汪汪的,透着一股子从骨子里钻出来的诱惑,我吞了吞口水,得意地挤挤眼:“废话,心眼不多,能把你们几个都收拾了?嘿嘿嘿……”
寒风呼嚎,终于到过贞观年末,而一身征尘仆仆的段云松,终于从辽东回到了长安,望江楼的雅间里,挤满了来庆祝兄弟伙团聚的大唐纨绔。“哟,年余不见,你小子可是比之以前胖了不少,咋的,辽东风水好,养人?”李业诩笑着端起了酒杯言道。
“唉,别提了,辽东,那可真是个好地方,还别说,告诉你们,段某在辽东,可是吃肉都给吃腻了,特别是冬天,唉哟,那咸菜跟宝贝似的,就算是一盘子龙肝凤脑摆我跟前,咱也不稀罕,一到秋末,那冷的劲,差点把把我鼻涕都给冻成冰渣子,幸好咱们的兵营不像在长安就搭几个帐蓬,要就那帐蓬,不给雪压塌了,也能把人给冻个半死,等着,我先吃点素的,娘的,老子回长安,铁定得当一个月的和尚……就吃素的。”段云松简直就拿跟前的一盘豆芽当主食,一下子就全扫进了肚子。
一票前来蹭吃蹭喝的纨绔全笑得东歪西倒地直咧嘴。“瞅瞅,不愧是在辽东呆了一年多的人,啊,这连肉都看不上了,啧啧啧,瞅你能的,席某当在窝在陇右那穷地方,一日两餐,一顿能沾点肉腥就算是得了大福气了,这位倒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屠户出身呢。”席君卖忍不住笑骂道。
“你们可别说,那辽东,段某可总算见识了,夏天的时候,跟咱们这边差不多,可到了秋后就不成了,蔬菜肯定种不了,雪都能齐腰高了,能种吗?牲口都给住屋里边去。冻死的,直接扒了皮下锅,辽东确实是个养人的地儿,冷是冷了点,可怕啥?咱军营建的跟老百姓的房子都一个样,全是烧的大块的煤,搭的一律是长火坑,那个暖和劲头,几乎都不想起床了,嘿嘿,要说,这还得谢咱们俊哥儿,咱们的院正大人,不是他交给工部的图纸,咱们迁往辽东的百姓,还不知道会被冻成啥样,不过啊,辽东的地可真肥,肥得差点都冒了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