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后来好不容易盼到李全打下了这一带,没成想李全这个家伙也不知道体恤老百姓的疾苦,从不重视农业、商业的发展,只知道抢地盘聚敛财富,老百姓的日子一点也没有改善,以至于这里的老百姓对李全军也深恶痛绝,现在陆付同又大肆在徐州扩兵,不断的派出手下在地方抓丁充军,收拢粮草,更是让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不少老百姓这个时候已经断粮,只能靠着挖野菜维生,而当他们听闻宋军路过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十分惊恐,深怕宋军也跟金军和李全军一样,对他们再进行一次洗劫,开始时候躲的很远。
可是后来他们发现,宋军对他们秋毫无犯,发现他们之后,还主动慰问,甚至留下粮食赈济他们,这些老百姓们这才发现,还是朝廷的军队好呀!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将宋军的仁义传扬了出去,于是更多的老百姓得知了消息之后,纷纷翘首企盼宋军的到来,希望赶紧获得宋军的赈济。
如此一来,高怀远想要走的快一点也不可能,沿途到处都是跪在路边欢迎他们的饥民,他们不得不一边走,一边发放赈济,本来可以四五天走完的路,却一下多走了三四天,直到第九天头上,才看到了徐州的城墙。
徐州城的陆付同提前已经得知了宋军发兵来徐州的消息,这一下慌乱了起来,他本来确实打算拥兵自重,以自己的兵马为砝码,换取朝廷封赏,让他继续留在徐州当他的镇守,起码也给他弄个刺史当当。
可是没成想的是宋军这个招讨使大人,居然不吃这套,不但没有封他的官,居然还领兵杀奔了徐州,这一下陆付同岂能不慌呢!
陆付同其实这些年一来,一直都对李全心怀不满,他以前是季先手下的头领,李全配合朝廷威逼他们,实在是不够道义,后来虽然无奈投降了李全,但是陆付同一直都没将自己当成李全的手下看待,一直在找机会独立出来。
现在朝廷发兵讨剿李全,正是他的一个大好机会,忍耐了好多年的陆付同终于翻脸不认李全了,不管李全如何催促他出兵支援楚州,他就是不肯答应,找各种理由进行推脱,最终李全还是落得一个兵败身死的下场,陆付同觉得这口气终于出了。
可是他的如意算盘着实不如意,虽然他在决心拥兵自立的时候,开始大量扩军,并且在徐州周围强征粮草,囤积起来为战争做准备。
但是当他知道宋军真的要打过来的时候,却又害怕了起来,因为他也不是笨蛋,李全以前可比他牛多了,手下拥兵十万以上,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都是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精兵,比起他眼下东拼西凑起来的这两万多乌合之众要强的多,可是结果呢?打来打去,却被宋军打得最终在邳州城外全军覆没,连脑袋也被人家砍去了。
他再看看他的实力,说起来凑起了两万多人,其实其中真正能打的也就是四五千人左右,另外有两三千人是年前收拢的新丁,刚刚操练的不久,现在上阵勉强能排出个阵列,一打仗就不成了,至于剩下的一万多人,也都是近期刚刚强拉来的,连武器都没有配齐,不少人只能提溜着木棍充当兵器,这样的兵将要是能打败宋军的话,还真是见鬼了!
第三百一十章 徐州有变
陆付同心知打是打不过的,于是在得知宋军启动的消息之后,马上就开动脑筋想了起来,他琢磨了一阵明白过来,这次朝廷看来是不准备再培养出下一个李全了,他们这些人投降则罢,赏点钱,封个小官,然后调到其它地方养老去!假如不投降的话,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跟李全一样,被一刀两断。
陆付同不甘心这辈子在南宋当个小官,然后一辈子被闲置起来,现在多如意呀!偌大一个徐州城,就他一个人说了算,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谁也管不着他,投降是不行的,毕竟他还有砝码在手,怎么也要把利益最大化,可是如何才能用他的资本换取更大的利益呢?
陆付同心里面紧琢磨,最后灵机一动想到了金国,你大宋不是不肯让我在这里当草头王吗?那么也好,老子不跟你们玩了,徐州本乃是金国之地,我把徐州献给金国,料定金国人定会封赏老子更多,而且你不是打李全吗?老子投降金国,让金兵入城,你一个招讨使,还能擅自和金国发动国战不成?
陆付同想明白这一点之后,立即召集了手底下的亲信商议此事,这些家伙和他一个想法,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已经到手的富贵,虽然不太高兴投降金国,但是眼下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