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盗宋[校对版] 寒风拂剑 2841 字 2023-03-15

而高怀远作为后世之人,对于枪械、火炮的原理自然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人数百年之多,虽然他不是学机械或者兵工制造的行业,但是理念上却已经足以引导工匠们造出堪用的火炮了。

而高怀远想到这一点的原因还受到一种武器的启发,那便是宋代出现的一种介于冷兵器和热兵器之间的长枪,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暴雨梨花枪,这种东西他在军前的时候也曾经见到过一次,才算是知道什么叫做暴雨梨花枪了,原来此枪也不过就是在普通长枪上绑上了两根装了火药的竹管,上阵厮杀之前,点燃竹管中的火药,冲向敌人,使用竹管中喷、射的火焰,来稍远距离上烧伤敌人,或者利用火药中掺杂的砒霜,来使敌人中毒,在火药用光之后,才又使用枪尖杀伤敌军,算是一种当代比较先进的个人近战武器了。

而这个时代据说使用这种武器的人还真是不少,最出名的要算是山东一带起兵抗金的义军首领李全了,高怀远对于李全很是关注,因为这个人他前世的时候便听说过,是个很复杂的人物,先是起兵率红袄军抗金,接着受到南宋招安,投靠了南宋,最后却又因为种种缘故,再次转投蒙古人,对于山东一带的宋金蒙三国的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知道该怎么平价于他。

而李全据说便使得了一手好枪法,手中一杆梨花枪使得出神入化称雄与山东一带,被公认为“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而这种梨花枪,也可以说是身管武器的一种鼻祖,只是它所利用的是火药的喷发烧伤和毒烟的性能,而不是依靠的火药推动弹丸发射的原理罢了。

高怀远思来想去之后,觉得自己目前手头拥有的力量已经具备了创制火炮的实力,故此才会在前段时间绘制出火炮的图形,交由薛严领人开始在这里试制。

而他现在手中捧着的这根铜管,便是他们试制出了试验品,只是考虑到初步试制,才将尺寸做的比较小,看上去更似是一根没有装枪柄的单兵火铳而已。

这根火铳重量大致在二十斤左右,一个人拿着显然有点太重了一些,操作上也比较麻烦,但是再小一下的话,使用青铜铸造起来便不容易了,故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点古怪。

但是高怀远倒也不在意这些,毕竟这只是原理样机,并非是拿来用于实战的东西,他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并且要解决制造工艺的问题,只要可以发射弹丸,并且保证不炸膛便足矣,假如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才是考虑正儿八经的铸造火炮或者火枪的事情。

故此高怀远并不因为这根火铳的重量和形状太在意什么,捧在手中爱不释手的仔细打量,并且对着枪膛仔细观望,还将手指深入枪膛之中试探一下里面是否光滑。

“少爷!这个东西便是小的所铸,再小的话,便不好开孔了!另外小的已经将里外都仔细打磨过了,只是不知道少爷是否感到满意!”这个时候从高怀远身后传来一个人的声音。

高怀远拿着这根铜管扭头望去,看到一个脸上带着献媚的笑容的中年男子正在对自己说话,认出此人名叫靳同,也是他当年在军前搞回来的金军战俘之一,此人是汴梁人士,在金国的时候是个铜匠,专门为寺院、道院之中铸造一些铜鼎、铜钟等铜器,不过运气不好,后来被金国强征到军中效命,最后还被自己抓了回来。

此人这两年在卧虎庄也渐渐安心了下来,前段时间一直在为火药作坊铸造一些铜质的工具,手艺经过了检验还算是相当不错,做活也很细致,故此高怀远才将这件事交付他来干,现在靳同已经是铜作里面的主事之人,归周伯通管理。

“靳同,你干的很不错,这正是我想要的东西,眼下事情你也不必太着急了,能造出这样的东西我已经很满意了,这种东西你眼下都铸造了多少根了?都是多大的?”高怀远对靳同露出了嘉许的笑容,并且出言问道。

靳同一听高怀远所说,顿时放心了下来,赶紧躬身答道:“回少爷的话,小的以前没有铸造过这等东西,这玩意儿按照少爷的要求,要达到中心笔直,四壁要绝对均匀,内部不得有气孔等瑕疵,而且管子的长度也很长,很不容易铸造,小的这些时日试着铸造了不少出来,但是都因达不到少爷的要求最终报废掉了,而这根铜管是小的眼下铸造的最好的一根,另外小的还铸成了两根比这个要大一些的,在另外一个工棚里面正在打磨,一会儿少爷可以看看!再有两三天时间,便能打磨好,交给少爷了!”

高怀远点点头,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干这行的料,对于铸造方面的技艺,他并不了解,也知道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开口对靳同说道:“此事急不来的,你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令我很满意了,毕竟以前谁也没有造过这种东西,而我的要求又比较高,想要一下便达到我的要求,也着实不易,你可以慢慢来,逐步摸索一套完善的工艺,确保以后再做的话,所制成的东西成品率要尽量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