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圣旨里直接拍板,给柳乘风加了恭谨二字,什么叫做恭谨?就是恭敬谨慎,和京师里抨击的嚣张跋扈简直就是一对反义词,这分明是皇帝给自己定了性,推翻掉了那些腐儒和别有用心给他的论断,连皇上都说自己恭谨了,若是再有人说自己张狂,说自己目中无人,说自己不知礼义廉耻,这等于是说皇上目不识人,是和皇帝打擂台。
可千万别想看圣旨里头的用词,因为每一个用词都是经过推敲的,无论是内阁还是皇上亲自草拟的圣旨,绝不会随意将一些词句添加进去,而假若添加,那么必定是含有深意。
到了最后,莫名其妙来了个建藩于廉州,改国号为楚,敕为楚国国王,柳乘风一时懵了。
事实上在太监宣读圣旨的时候,柳乘风曾经想过无数种可能,要嘛就是皇上和自己同仇敌忾,要嘛就是皇上逼迫自己在廉州这件事上做出让步,反正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博弈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之中,宫里是打算对大臣们采取怀柔而牺牲掉柳乘风的利益,又或者是为了柳乘风而对大臣们采取强硬的态度,柳乘风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些年他见识的够多了,早已麻木。
可是居然称藩建国,这就让柳乘风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心里先是大喜若狂,称藩和封藩可是两个概念,所谓封藩,那是朝廷对宗室的,宗室们毕竟是皇族,所以朝廷要给他们名分和利益,于是将他们敕封到某地,敕命为藩王,这种藩王有亲王和郡王两种,表面上似乎是王,其实许多事上都有限制,比如在封地之内,表面上所有人都得听你的,可是治理你藩地的人却是朝廷任命的,也就是说,什么事都得让这些官员转一个手,无论是军事,是政务还是财权,名义上虽然属于你这个亲王或是郡王,其实都把持在了朝廷手里,而你这藩王唯一的用处就是混吃等死而已,朝廷的官员收了税之后,会把一部分上缴国库,另一部分拿出来送去王府,至于王府想要招募兵勇,那更是受到了严格的监控,这满天下都是厂卫,你想作死吗?便是宁王老奸巨猾,其实也不过是通过养贼的方式来暗中增强自己的实力,更不必说其他的藩王了。
所以这个王徒具藩王之名,其实说白了就是个朝廷的爵位而已。可是称藩就不同,后者重一个封,也就是说这是皇帝老子给你,可是前者则更具主动所以才叫做称,也就是说,你本身就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臣民,而朝廷只是在这件事上进行承认而已,承认你国主的地位,并且建立朝贡体系。
而这种藩国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在朝廷承认你的疆域之内,一切的事都是你说了算,官员的任免,收取税收,而朝廷要你尽的义务,不过是按时朝贡而已。
这才算真正的藩王,而且真正属于土皇帝的那种,以后柳乘风无论在楚地做什么,这朝廷也没人非议,想咋样就咋样,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
这可以算是很丰厚的赏赐了,柳乘风不惊喜都不成,按理说他在朝中也是公爵,混的如鱼得水,若是朝廷让他去做什么真腊王亦或者是吕宋王,柳乘风未必乐意,那些地方毕竟是鸟不生蛋的地方,去了也是吃苦,没什么意思。
可是廉州那地方不一样,廉州虽小,人口不比安南少,而且未来涌入的人会越来越多,也极为富庶,再加上在廉州的商贾成群,又有无数的工坊、港口、船队做支撑,在那儿称藩绝对值当。
柳乘风这个人的性子一向如此,不太受人约束,只是身在朝廷,想不被人约束又怎么可能,他做过许多事,事事都被人绑缚住了手脚,无论做什么都有人反对,为了把事情推行下去往往费尽了脑筋,可是现在……柳乘风已经可以感觉到上天给了他一个无比伦比的机会了。
不过惊喜归惊喜,等惊喜过来,柳乘风又不免琢磨起来,宫里怎么会打这个主意,他早就明白,皇上现在重病,按照皇上的设想,自己应当留在京师辅佐太子才是,可是一旦称藩就不可能再到京师呆了,柳乘风顿时醒悟,这一切一定有个幕后推手,有人想要调虎离山,让自己滚的远远的,离京师越远越好。
没了自己,辅政大臣里头就少了一个制衡,这些人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揽权了。
柳乘风脸色渐渐有些冷了,如果说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涉及到了阴谋,这让柳乘风的惊喜大打了折扣,表面上他似乎占了便宜,可是那些那么幕后的推手岂不是也占了便宜?柳乘风失去了大明朝的权柄,得到的一个藩国,而他们什么都没有付出,就已经触手可及的要摸到至高无上的神器了。
可是……
可是圣旨已经颁发,君无戏言,就算柳乘风现在不肯,也是覆水难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