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页

权柄[校对版] 三戒大师 1462 字 2023-03-15

他自己则带着由五万征东军、一万余名神武军,不到一万名京山军,共计七万余人的特混编队,星夜南下,先行支援虎牢关前线。

……

我们知道行军打仗不是出门旅游那么简单,况且出门旅游也得好生准备不是?更何况七万多军队的八百里大挺进?十天半个月也没法准备充分。

可军情如火,秦雷根本没时间组织民夫、运输辎重,如何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呢?他有自己的办法,命‘所部进发时绕经上党,官兵自取七日粮草,为至虎牢关所用。’

秦雷问过徐续,壶关口驻军的粮草从何而出?答曰‘上党有粮仓,仓米数百万,为征东军需所出。’他便让徐续开出取粮手谕,命部队绕行上党,从军官到士卒,都自个取了粮食自个背,这样虽然要多走七十里路,但可以省却征集民夫、搜集辎重、运输粮秣的十来天时间。

这样程就是七百八十余里,按照当时地行军速度。即使轻装简行也需要十天以上。但秦雷只让部队带了勉强吃七天的粮食,这一方面是从负重角度考虑……要知道他们甚至没时间蒸干粮,只能背着粳米盐巴上路。高强度行军下,兵士们靠热量偏低的粳米维持体能,每人一天最少需要三斤,七天就是二十余斤,再加上兵器甲胄。便有五十余斤的负重,已经到了可以负担的极限。

另一方面。也是给兵士们强烈的信号,七天口粮‘为至虎牢关所用’,如果不在七天之内赶到虎牢关,咱们就得饿肚子。

秦雷又拟定出合理的行军时间,何时行何时歇,都有严格地安排,一方面保证了行军的速度。一方面也使兵士们不至于过度疲劳,终于创造了军史上地奇迹,用了七天半的时间,赶到了潼关城下……

之所以不直奔虎牢关或者函谷关,是因为秦雷考虑到军情叵测,无法知晓两关的情形,是以他决定先确保最后一道防线,再层层推进。这并不是保守。而是身为大将所必备的稳妥。

事实上,赵无咎蓄谋已久的出手快若闪电,如探囊取物一般连下两城,按照时间推算,秦雷也根本来不及救援虎牢与函谷两关。我们也知道,即便是救援潼关。也是险之又险,毫发之间的事。

怨不得秦雷见潼关尚在后高呼‘侥幸’,甚至在后来说出了:‘天不灭我大秦!’这种庆幸的话。

这并不夸张,若是潼关沦陷,关中再无屏障,齐军可任意在秦国膏腴之地横行,甚至直接入寇中都!到那时则大事休矣……而秦雷率大军及时赶到,便宣告着赵无咎军事投机地结束,双方逐渐转入比拼内力的攻防战,使秦国避免了被乱棍打死的滑稽命运……

因此在正史中。‘八百里大跃进’被称为奇迹、神话、天佑大秦。等等等等,一切溢美之词皆加于其上。但四十年后的史学家范仲淹。通过走访仍然健在的老兵,却看到了隐藏于光辉中的血泪,他在书中不无感情的写道:‘七日昼夜行军,官兵皆言其苦,初时冻伤累毙者不在少数。至后几日,战马断粮。上为全局计,勒令兵士皆献一日之粮,以养战马……能生至潼关者,仅五万五千人矣……’

而且因为徐续组织民夫不力,未能及时收治掉队伤病号,除了五千余人被沿途百姓收留救治外,其余人约一万官兵,皆冻死在荒野之上……

一将功成万骨枯,此乃颠簸不灭的铁则也!

……

当秦雷到达潼关城下,已是十四日地深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