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听完乡亲们的诉苦,陈子锟就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当然他没有这个权力开仓放粮,陈子锟只挂着一些虚职,严格来说他连办李花子的权力都没有,走正常程序的话,要先回北京,给中央有关部门上书,再一层一层压下来,但事态紧急,每天都有人饿死,只能先斩后奏了。
陈子锟依仗的是老百姓的支持,所以他必须把乡民的情绪调动起来,拿下李花子就是第一个步骤,接下来是去县里,去北泰,开仓领粮食。
北泰有国家粮库,火车站上还有大批小麦,其实陈子锟知道,那些很可能不是救济粮,而是运出去准备支援国际朋友的粮食。
眼下不管那么多了,先把这些快饿死的人救了再说。
陈子锟却不知道,民间已经满是干燥的木柴,一个火星投下去,就是燎原之势。
第五十七章 十万饥民
龚大鹏是退伍军人出身,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参加过朝鲜战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在村里乃至乡里都很有威信,本来组织上是打算让他担任公社书记的,最终这个位子还是给了杨树根的亲信李花子,龚大鹏是很有怨气的,如今扬眉吐气,岂能不感激陈子锟,对他言听计从。
陈子锟命龚大鹏连夜串联,把全公社各生产大队的社员组织起来,明天去北泰领粮食。
龚大鹏献策道:“名不正言不顺,首长我建议咱们把指挥部设到公社。”
陈子锟欣然采纳。
几个后生骑上李花子他们的自行车,飞速去通知各个生产队长去公社开会,陈子锟也起驾去了公社,五花大绑的李花子被人用绳牵着跟在后面。
到了公社,一行人进了办公室,食堂大师傅端着一碗面条走进来,笑呵呵道:“李书记,夜宵来了。”
一群人对胖乎乎的大师傅怒目而视。
大师傅这才发觉不妥,李书记已经成了阶下囚。
“好你个李花子,群众饿得浮肿,你却开小灶吃白面,你还有没有良心!”龚大鹏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