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你的意思是说,既然写信人连先皇秘密出家的事都知道,代表着他对宫廷秘事了如指掌,也就证明信上提到的当今皇上秘密训练少年侍卫准备对付鳌拜的事绝对不假了?”耿继茂沉吟问道。

“不错,孩儿正是这个意思。”耿精忠点头,又说道:“而且在这封信上,竟然还提到了顺治先皇出家后的法号是叫做行痴,这可是连父王你都不知道的机密!这不正代表着这个写信人在宫廷之中,有着比父王你更加强大的情报力量吗?”

“有道理。”耿继茂缓缓点头,也是斩钉截铁的说道:“这封信,到底是不是台湾郑逆用来陷害施琅的或许还不敢肯定,但这封信上的内容,很可能是真的!至少有一部分是真的!不管怎么说,现在施琅是不是被冤枉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封信提到的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那么父王,这封信,我们应该献给谁呢?”耿精忠阴阴的问道:“是献给鳌中堂?还是献给当今万岁?”

耿继茂不说话了,仔细盘算权衡了许久,耿继茂才缓缓说道:“你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信献给谁?”

“孩儿也十分为难。”耿精忠颇为苦恼的说道:“献给当今皇上,我们能从皇上手里可以捞到军饷、粮草和官职等等好处,还可以获得皇上的绝对信任与重用。献给鳌相爷,以鳌相爷现在的权势与地位,我们从皇上那里捞到的好处,在他手里应该都能捞到,也可以获得鳌相爷的绝对信任——但是,皇上板倒鳌相爷的计划,也必然失败!”

“往深里说,这封信等于也是我们靖南王府的卖身契。”耿精忠继续说道:“我们不管是献给谁,等于就是向谁宣示效忠,从此与他结为死党,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因为这件事实在太大,所以孩儿不敢擅自做主,马上就把信送了回来,请父王决断。”

“献给皇上!”耿继茂斩钉截铁的说道。

“献给皇上?”耿精忠没想到老爸会这么快就下定决心,赶紧问道:“父王考虑好了没有?献给皇上,对我们来说真的有利?”

“当然考虑好了。”耿继茂郑重说道:“原因有三,第一,这封信的内容,我们只能肯定先皇顺治这件事是真的,当今皇上暗中训练少年侍卫准备对付鳌拜的事,我们并没有办法证明是真是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献给鳌拜,事后又证明少年侍卫这件事是假的,那我们只会偷鸡不着蚀把米,既得罪了皇上,又让鳌相爷疑心我们故意离间他和皇上。”

“而献给皇上就不同了。”耿精忠也不愧是割据一方的枭雄,一点就透,马上就替老爸补充道:“献给皇上之后,即便少年侍卫的事是假的,就凭信上泄露的先皇出家这一点,皇上也会认为我们耿家对他忠心耿耿,对我们青眼有加,不会有任何后患。”

“不错,这只是第一点。”耿继茂点头,阴阴的说道:“第二,我们假设这件事是真的,现在主上刚刚亲政,势单力薄,大部分的权力还掌握在鳌相爷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把信交给鳌相爷,皇上的计划失败,那么朝廷上就会出现鳌相爷一家独大的情况,对我们三藩十分不利!鉴于这种情况,与其让鳌拜一家独大,倒不如帮皇帝一把,让他们斗一个你死我活,我们三藩坐收渔利!”

“妙!到底还是父王老谋深算!”耿精忠鼓掌叫好,又赶紧问道:“父王,那第三个好处呢?”

“第三个好处,当然是为了你们了。”耿继茂忽然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已经六十多了,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靖南王再传到你这一代,也就是第三代了,古人说的三世而斩,我们耿家如果再不想办法巩固一下王位,再往第四代传就比较难了。而鳌拜的年龄和我差不多,当今皇上才十四岁,就算他们之间不起冲突一起善终,鳌拜也肯定得死在皇上前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耿家能不看长远一点么?”

“父王体恤孩儿,用心良苦,孩儿感动之至。”耿精忠赶紧向老爸双膝跪下磕头,眼中眼泪滚滚,心里则在大骂,“老不死的,你最好明天就给老子蹬腿,老子还在等着当上真正的靖南王呢!”

“明白我的苦心就好。”耿继茂点头,命令道:“事不宜迟,马上把这件事拟成奏章,连同这封信和审问卢一峰的口供,派最可靠的人,用八百里加军,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通过你弟弟耿星河的门路,避开鳌拜的耳目,直接送到皇上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