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页

孙宇知道,西凉马家绝对不是董卓的对手,虽然可以拖得住董卓一时,却不可能拖太久,自己顶多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利用。那就只能造小船,想用小船搞定大船……那就必须得借助领先一步的科技了。

“n01,查查你的数据库,以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咱们能造出什么样的小船来对敌。”孙宇对着n01下了命令。

n01查了半天,报告道:“木制战船的巅峰水平,是明朝时的战船,尤其是明朝时的小型船只,种类丰富,战斗力强横,可以采用。”

孙宇大喜:用明朝时的船舶水准来对付三国时的?靠谱!我看行!

n01立即列出了一大堆明朝轻型战船的资料,其中包括鹰船、连环船、子母船、火龙船、赤龙舟、车轮舸、苍山船……

孙宇一个一个挑选,很快就选定了几种适合这个时代采用的战船。

鹰船:轻型,两头尖翘,不辨首尾,进退如飞,机动性强。四周用茅竹密钉以掩护,竹间留些可以射箭的洞,非常适合冲入敌阵。

连环船:轻型,长4丈,形似一船实为二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用两个铁环相连。前船有大倒须钉多个,上载火器、硫磺、硝石、芦苇等易燃物,后船安桨载乘士兵。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上,并点燃易燃物,同时解脱铁环,后船返航,后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敌船遂焚。

火龙船:轻型,分三层。以生牛皮为护,上有箭孔,中置刀板,钉板,下伏士兵。两侧有飞轮,四名水兵。先伪败于敌,诱敌登船,开动机关,使敌从上层落入中层刀板钉板中。

车轮舸:小型,以轮击水的战船,长四丈二尺,宽一丈三尺,外虚边框各一尺,内安四轮,轮头入水约一尺,船速远快于划桨。上有板钉棚窝,通前彻后,两边伏下水兵。作战时先用火器攻敌,之后掀开船板,士兵立于两侧,向敌船抛掷火球,发射火箭,投掷标枪,毁杀敌船。

这四种小船都是在火器已经流行起来的明朝时期发明出来的,数种战法都与火器有关,上面必须准备各种火器配合,孙宇抠了抠脑袋……三国时期怎么玩火器呢?现在火药还没发明出来呢。

我虽然可以通过n01弄出火药的配方,但是现在这么急迫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制造大批火药,看来还是得用土方法。

孙宇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了,《赤壁》那部电影里不是用了鱼油炸弹吗?虽然鱼油的爆炸效果根本就没有电影里那么夸张,威力要比那个小得多,但是一罐子鱼油燃着火扔到敌人的船上,还是可以将敌船烧得惨兮兮。

好,哥哥就暂时用鱼油,这樊城是个水边城市,要弄鱼还不简单?鱼油根本就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弄起来也很快。

孙宇一声令下,公孙军士兵立即全城动员,将樊城渔夫们手上的鲜鱼买了个精光,还让渔夫们趁着江面上刘表军退去的机会,赶紧多捞些鱼起来,公孙军全部按市价收购。

这个时代熬制鱼油的方法远不像后世那么方便,后世只需要将各种化学添加剂一下去,鱼油自己就分离出来了。现在必须用土法,一百多口大锅架在了樊城的兵营里,士兵们赶紧熬制鱼油,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