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185 字 2023-03-15

很快郑连叔的话,就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面。

其实中间有一些部族,并不是汉族人,比如有许多汉化的鲜卑贵族,一些昭武九姓的大族,一些来自西羌的蕃人种族。可成为唐朝的名门,已经全面的汉化,并没有将自己不当作一个中国人看待。甚至若是党项人汉化成功后,不久,也必将有三四大姓出现。

李威的中外之分,他们不反感,相反,被邀请过来,参加几乎可以决出唐朝未来命运的大会,感到很荣幸。

但无论那一家,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利益。

郑连叔说得很轻淡,也能理解,他的女儿在后宫是重要的妃子,他的侄甥,将是未来帝国继承人有力的竞争者,就凭这一点,也能豁出去了。

可是不是如此轻淡?

有的很早就看到了,比如推广兴学,关中与河南就在推广了,这一旦推广到全国,所有贫困子女都能享受到知识与教育,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将是对所有权贵豪门的削弱。当然,作为帝国来说,缓解了社会压力。至于能不能愚民,真没有多少人有这眼光想过,就是想过,同样也可以用教育来愚民。在李威记忆里,印象很深刻的。

甚至可以愚到知识分子为压迫者辨护的地步。

国家也需要稳定,动辄造反有理的学问,可不能普遍发扬光大,那是自掘坟墓,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所以狄仁杰说儒学是国家根本所在,不能动。现在还是封建主义社会的巅峰时期,并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到来的时候。

这一条,就牵涉到利益的争执。

两级科举,对山东江南名门影响不大,可削弱了门荫权贵的特权。国子监里面招收的多是这一群体的学生,一旦推广到全国科举,国子监的优势渐渐丧失。

对帝国更有好处,大家都有了盼头,都有了做高官的机会。那么再也不能埋怨朝廷,只能说自己没有努力。这些精英将会真正拜伏于帝国脚下,没有了这些精英加入,纵然有乱,也不会强大。比如瓦岗义军,若是没有李密的加入,瓦岗寨会发展到那么大的声势?

这就是精英的作用。

也有利益的争执。

解放佃户部曲,是指中原人,可没有中原人作为佃农与部曲,全部用外夷与外胡的部曲,自己放不放心?并且帝国似乎有了这种力量,财政缓解,可以安顿,渐渐也挪出了更多的土地,让他们有地可耕。然而自己这个群体怎么办?

比如六镇,那么苦寒的地方,不可能调拨佃农过去的,就是佃农也不会情愿,只能从各州县调去大量生活在社会低层的部曲,这些人有了人身自由,有了地,有了一些补助,六镇苦一点,还是乐意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