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绕到了象墓,对象墓,李威了解得不多,难道这些很大的大象是猛犸,但又不知道猛犸是出自什么时代的,能不能将尸骸保留到今天。
那头带路过来的大象也在里面,已经死了。但死的时间不长,因此没有腐烂。可是很奇怪,大象分明死去,眼睛也安详地闭上,但全身的肉都在动弹。遇到了这么多惊心动魄的事,连象牙大家都不敢碰了。可没有想到,异变再生。大象的皮突然绽开,从大象的肚子里爬出许多巨大的水蛭,这才知道大象肉动弹折原因。原来是水蛭钻了进去。不仅是从大象的肚子里,又从溪水里爬上来无数巨大的水蛭,大家这才明白为什么连蟒蛇都不敢钻进来,正是害怕这些水蛭。大家只好再次逃命,跑向山洞的深处,居然天无绝人之路,有一个小洞口通向山腰。不敢再停留,一种北逃。又迷了路,转了几天后,两人遇难,一人忍不住压力,跳崖自杀,可居然侥幸逃了出来。此时一行,只剩下十三人。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平安的时候,三人又开始上吐下泻。吐的不是胆水,而是一条条小水蛭。听到这里,连李威都觉得恶心。
觉得很惨,即墨说完了,停了很久,才说道:“最后,只剩下我们六人回来了。”
这段传奇惨烈的故事说完,李威问道:“你们见孤,又说了这段故事,意欲何为?”
即墨说道:“本来,对这个象墓,我们已经不抱希望了。但听到朝廷让太子左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大总管,经营西南。如果朝廷调动大军,前往那座大山,却是可以的。虽然凶险,可有了大军,未必不行。那座山脉里,有金银宝石无数,这都是其次,主要那个洞窟里,有许多象牙,堆积如山,臣民不知道有几万根几十万根。”
“朝廷即使出动大军,只是西南一些僚人动乱,也不会有多少。再说,从姚州到你所说的地方,纵跨了西南各蛮部,又是那么凶险……”
“殿下,臣民不成,一是估计不足,二是人少。准备充足了,却也是可以的,比如蚁群害怕火,可以多一些硝磺。再比如水蛭,害怕盐卤,只要备一些盐卤即可。再比如鳄鱼,士兵多了,也惧弓箭的,蟒蛇亦是此理。有些牺牲,收获却是很丰。”
似乎说得有那么一些道理,再说,朝廷现在确实穷了,得到这笔财富,国库都可以充实一些。即墨说完,一对眼睛,不顾失礼,死死盯着李威。
第174章 诸事不宜 狩猎无味
李威想都没有想,就说道:“不可。”
穿成普通人身上,他也许会感兴趣,毕竟宝藏的传说,不管有没有,都会扣人心弦。但做了一年多神马的太子,也算是上位者,考虑的事不仅是如此。
不知道他们所说的山脉究竟是那一条山脉,可最少在北缅,但唐朝实际控制的地区只是姚州与昆州,到达哪里,等于横跨大半个云南。军队一过,各个并没有真正臣服的六诏各部如何想?弄不好,就成了大战,梁积寿去了姚州,也只是就地或者从四川调兵。能调多少不知,可不会超过一万人。变成了大战,那就不是一万人那么简单。
再说山脉,不知道是不是野人山,就不是野人山,现在北缅许多山脉与野人山无异。国民党生生折了三分之二的军队,手中的武器是枪是炮,人数是二十多万,又是后世的那种科学。除了诗词外,里面最少有五万人各种本领远在自己之上的。最后什么结果?难道对那些吃人的凶物吟唱诗词?其实远不是这三人所说的那么简单。他们最后失去了向导,转了几天,居然能转出来,本来就是一个奇迹。奇迹能复制的?
万一因为自己鼓动,朝廷真来个三万四万大军寻找宝藏。寻到了好些,寻不到,三四万大军覆没,后果谁能承担?
还有对财富,这时候百姓理解能力却是很差的。财富不仅是黄金,是白银,它们只是一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全国能产多少粮食,能造出多少东西,能出产多少布匹等等,或者有多少英勇的将士,与治理的人才,这些才是真正的财富。而且财富不一定全是好的,有钱可以办很多事了,可如果吞并严重,各大家族与庶族手中掌控着全国大部分财富,国库里没有钱可用,百姓缺衣少食,这种财富却是癌细胞,早迟要出大事。现在的黄金白银,只是贵重金属,并不是货币。少了,出动大军不值,多了,准得会下跌。象牙更是如此,一下子弄来几十万根象牙,等着象牙当大白菜卖。
并且自己说话,梁积寿未必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