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的前锋突然溃逃,这是关系到两军胜败,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但闯王李自成做出一系列的布置,但曹操军的态度却好像是于己无关。
罗汝才手下多精骑马队,可这次却理会都不理会,完全置身事外的态度,却让众人彻底的心凉。
战场上作为战友,作为盟军,讲究的是彼此信任,罗汝才这番态度,却让人无法信任,更不要说,还有人从小袁营逃跑的这件事情,联想到当年罗汝才在湖广均州一带和官军暧昧,准备接受招安的旧事。
盘踞在开封府南部,准备据守观察情势,结果这罗汝才的本部兵马却选择了在新郑县的左翼,这位置选择的让人更是不忿,如果山东兵马真杀过来,他罗汝才当真是进退从容。
若是刘芳亮他们占据上风,自然可以过去打个顺风战斗,若是形势不好,他直接就可以朝着西面逃走,不管是进河南府还是西窜回陕西。
合兵一处以来,罗汝才兵少,却总是占着战利品的大份,等到这等大战苦战当前的时候,却又不愿意出头。
众人心中积攒的怨气越来越大,那些羡慕曹操营中享受自在的闯军官兵也都是转了想法,心想这等人未免太没有义气,算不上什么英雄豪杰,跟着他未必有什么好前景。
不过众人却不知道,罗汝才驻守新郑县,却是李自成的坚持,和罗汝才却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为什么这么做,那就不足与外人道了。
朱仙镇屯驻的明军,对李、罗联军这种短暂的混乱视若未见,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进攻机会。
但左良玉绝不敢冒险进攻,其他的几名总兵更是得过且过的类型,至于督师丁启睿和保定总督杨文岳,两人更是每日饮宴作乐,好像是没有明天可活的心态,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战机。
五月十五,大概做出山东兵马不会入开封府作战的判断后,李自成和罗汝才商议,对行军路线重新作出安排。
原本大军是从尉氏县城北上直到朱仙镇,而现在改为向西到罗汝才镇守的新郑县,然后大军顺着新郑县到郑州的路途北上,到郑州再朝东运动,过中牟下朱仙镇。
这个变化,打乱了很多预先的布置,不过李自成和罗汝才却都没有什么异议,尽可能的和山东拉开些距离,这样就安全一些。
如果没有小袁营半夜溃逃的插曲,在五月十五或者是十八这一天,李、罗联军就应该和龟缩在朱仙镇的官兵接战了。
可经过这件事,又有山东兵马可能出现的威胁,改变路线,侦测军情,李、罗联军的行动足足的停滞了将近二十天。
流民大军的二十天不动,固然是让朱仙镇那边的明军松了一口气,但却让其他地方的人坐立不安。
在南直隶凤阳府南,黄得功和刘良佐率领的官兵分别驻扎在下蔡的南北,和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率领的互为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