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顺明[校对版] 特别白 2062 字 2023-03-15

在对面的清军大营之中,心情自然与松山城中是完全对立的两面,中央的大帐一片欢声笑语,这些满清的亲王、贝勒,统兵的都统们,脸上都是轻松的神色。

“请陛下放心,锦州城被咱们围的严严实实,听说那祖大寿已经在城中吃人了,支撑不了太久。”

一名服色华贵的中年武将在军帐中恭恭敬敬的禀报说道,看他的袍服却是满清和硕亲王服色,这可是满清八旗中贵族的最高等级了,能让他这么恭敬的,自然也就没有其他人了。一名细眉细眼,看上去温和可亲,让人不自觉觉得信任的胖大汉子正坐在上首,手中拿着个白毛巾捂住口鼻,闷声笑着说道:

“济尔哈朗,你做事稳重,历来行兵打仗,都是细致妥帖,朕是放心的,锦州和松山这两处,只要是牢牢困住,大明的北面恐怕再也不会有什么能打仗的兵马了。咱们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在这周围反复打仗,这松山也是来了多少次了,这一次朕起倾国之兵,总算是能把这天下之事做个了局。”

能在这亲贵大将扎堆的营帐里这么说话的人,当然只有皇太极,大金国的天聪汗,大清朝的英明睿智,带领着大家从苦难中奋起,以小搏大,开国建基的崇德皇帝陛下。前几年的皇太极还颇为的健壮,可现在的他,却显得憔悴了不少,就算是和这些大将说话的时候,也是拿着毛巾捂住口鼻。

此番陛下英明,诸亲王神勇,大家戮力为国,大破明军最后的精兵强将,营外的那些清军将领都是轻松愉快。若不是军纪森严,早都是顾不得需要,要且歌且舞了。可在这军帐之中,这些最顶尖的贵戚大将,却是人人都是神色凝重,不时的看着皇太极的脸色,而几名侍卫和医官一直是站在皇太极的身后。

说完这句话之后,皇太极缓了口气,把毛巾递给身边的侍从,立刻有一位侍从拿着新毛巾送了上去,换下来的这块毛巾,已经是血红一片。

边上站着的一名年轻人看着这毛巾,说话的声音里面已经带上了哭腔,上前几步急忙地说道:

“皇阿玛,这里有儿臣们在就好,皇阿玛龙体要紧,你身体安康才是咱们大清国最大的事情,您还是回沈阳去慢慢调养吧,这些许收尾的小事,儿臣们一定妥妥帖贴的办好,不敢劳您老人家伤身。”

皇太极疲惫的笑笑,摆摆手,强打着精神开口笑道:

“不妨事,不妨事,不过是血气盛,鼻血流个不停而已,这可是因为你皇阿玛身体健旺,病人怎么可能像阿玛这样血气旺盛。你在这里哭哭啼啼的像个什么样,娘们一样。豪格,你也是掌旗的大臣了,下面大大小小那么多人,眼睛都盯着你,你也要拿出个亲王贝勒的气魄来。”

郑亲王济尔哈朗已经是站到了一边,敛着眼眉,好像没听到一样。他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苏尔哈赤的儿子,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的弟弟,父兄都已经被圈禁而死,而他还活着,一是靠了父兄拼命撇清他,二就是靠了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这三不真言。

皇太极用干净手巾捂住口鼻,眼睛没有看军帐中那些亲王大将,视线却通过军帐门口望了出去,在他这个位置,隐约能看见松山城的一个轮廓,皇太极定睛看了半晌,又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这营帐中所有军将,含糊不清的喃喃说道:

“等锦州和松山城开了,大事也差不多就确定,这天命果然是在我大清……”

下面的济尔哈朗、豪格、多尔衮等人都是非常的知趣,听见这句话,刚要齐声的恭贺颂圣,外面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众人都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一身功名也都是来自马上,都是精于弓马,自然知道这马蹄声是朝着大帐的方向过来,人人心中都是一凛,心想莫非那里有什么大事发生,要用这等急促的送信法子,难道是锦州出了变故,还是山海关方向又有强军来援?大军虽强,可毕竟是空国而来,陛下可是举国搜罗,十四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丁男都被搜罗起来从征。这么极限的动员,不可能维持太久,所以现在正在把那些年龄太大太小的兵丁都遣送回去,眼下要出什么变故,虽然不会影响大局,可也会手忙脚乱。正如众人预料,马蹄声在军帐外停下,一名轻骑急匆匆的军帐内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