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这么跟你说吧,秦兄。”郑安顺笑道,“关于如何处理水鬼留下的这一大批粮盐之事,殿下与郑某商议许久,此前殿下还上书过皇帝,遵求圣意。结果圣意下达,说,这一批贼赃原本就是官家之物,理当充入公禀物归原主。原本,理当是要运往长安、洛阳,屯于朝廷公仓贮存。但是数量实在太过庞大一时难以转运与保管。因此,陛下决定将其中一半留于襄州,以官粮官盐的形式就地销卖出去。回本赢利之后,再陆续上缴粮税与盐税。也就是说,这数十万石的粮食与官盐,现在有一半将无偿的赊送给,将要接手官派粮行与盐号的商人,先行售卖,待卖出了钱,再将税款上缴。而且,出于奖励与安抚,皇帝特旨钧令,两年之内,襄州的官派粮盐大商只收半税。秦兄,这恐怕是天下最好做的生意了。说白了,就是一项无本买卖,而且利润巨大稳赚不赔。”

秦慕白哪能听不明白,一时眼睛都有些瞪大了:“还有这种好事?敢情你们二人合着伙忽悠了大半天,其实就是给我尝甜头来了!”

“哈哈,你总算是明白了!”郑安顺大笑,然后又认真的说道,“秦兄立此大功,非但是殿下感激你辅佐之德,郑某感激你救命之恩,连皇帝陛下也有意嘉奖。朝廷减税,那不就是殿下的刺史府得益了么?”

“不错。”李恪笑道,“数十万石粮盐的一半税收,如此巨利,我安敢一人独吞?除了你秦慕白,还有谁有资格与我共享?”

“这么说,今天说白了,就是我们三人在坐地分赃啊?”秦慕白笑道。

“哈哈,差不多吧!”李恪也笑了,说道,“一半的粮盐由郑兄负责运往关中,到时将经由郑家经营分销。郑兄是个知足常乐的厚道人,赚了这一笔,他就没心思抢我们手中的这一茬儿了。想什么呢,慕白。钱可是好东西,还不叫你家媚娘过来帮忙分钱?”

“收到!”秦慕白打了一个响指,心里那个乐啊!

这一趟,没白忙活啊!

明目张胆坐地分赃,打从今天起,我秦某人就要变成爆发户了!而且,用不了多久,武媚娘就会毫无悬念的成为襄州这个财源滚滚之地的商界之王。

这样反复的折腾,真是想不家财万贯也难哪!

第237章 赵冲的秘密

相谈甚欢,酒逢知己千杯少。秦慕白、郑安顺与李恪,经历了这一次的水鬼风波之后,也算是“同患难共富贵”了,本就是同一类公子哥儿,现在越发的感觉投机。

李恪身为皇子,身上有一个极为难得的优点,恰也是从他父亲李世民那里继承来的——礼贤下士,没有架子。

酒至半酣时,三人早就忘记了谁是皇子谁是将军,谁又是大唐首富家的公子。三人只知道,眼前是对饮的知己,是契合的挚友。

在酒水的作用下,平常一些不怎么会说出口的话,也肆无忌惮的一阵乱飙了。

“慕白,这么说,你没过门的妻子就要到襄州来了。这可是明目张明大义凛然的私奔,真是可喜可贺啊!”李恪笑得有些无耻,眼睛贼亮贼亮的,作窃语状说道,“但是,你金屋藏娇的陈女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