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罗隆笑道:“主子们都好。”

叶昭这才微微放心,咸丰这道上谕大非寻常,令自己想不胡思乱想都不得。

多罗隆又摘掉帽子,从头发里摸出一个黑色蜡丸,双手递给叶昭。

见是密信,叶昭就知道出了大事,接过来捏碎,里面有一张小纸条,“大行皇帝驾崩,老六把持朝政,秘不发丧”,是亲王的笔迹。

叶昭好半天没回过神,咸丰驾崩?这,可早了好几年了!不过想想今世咸丰本就身体更为虚弱,又突然遭遇广州城破、广西惊变、太平军连战连捷,这眼见东南半壁江山陷落的打击,只怕他惊吓之下,这虚弱的身子板可就顶不住了。

咸丰驾崩,那么大清皇帝可就是那嗷嗷待哺的懿妃之子了,这是唯一的皇子。

六王爷,肯定是咸丰临终前交代的顾命大臣之一,就算咸丰暴毙,没有留下顾命大臣遗命,他也理所当然成为京城众权贵官员之首。说不定就趁机给自己鼓捣一个议政王摄政王的名头。

谁叫前世他的对头们在今世羽翼未满呢?反而他甚得咸丰信任,听闻步兵统领丰生额也与他过从甚密,这步兵统领衙门,有“颁其禁令以肃清辇毂”之责,统率着八旗步兵及绿营兵马三万余精兵,几乎相当于后世的京城公安局、武警外加卫戍区部队。

有丰生额支持,现在六王爷在京城只怕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假传遗命给自己捞个摄政王的名头还真不见得没可能。

咸丰,死的可不是时候啊,这六王爷横竖看自己不上眼,他把持了朝政,自己还用过日子么?整天防着被他夺权怕都应付不暇了。第二道上谕,分明就是六王爷一党假借咸丰的名号传的。

叶昭回身慢慢坐回到交椅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是凉的,他兀自未觉。

京里,现在也乱作一团吧,眼见咸丰前一道上谕,要神炮营拱卫京师,可以想象,只怕许多大臣包括咸丰自己对收复东南疆土都不抱什么希望了。

可能有人都在盘算如何划江而治了,甚至一些满洲权贵,怕已经准备跑路关外了吧。

叶昭眼睛猛的一亮,趁乱率神炮各营及辽军各勇杀进北京城?

随即就摇了摇头,不说能不能击败拱卫京师的禁军,就这杀进北京城的名号是什么?只能是谋朝篡逆,喊什么清君侧根本没意义,谁心里都明镜儿似的,现在自己这帮手下怕是没什么心理准备呢,突然就要攻打北京城,可未免太吓人,自己的威望怕是还不足以使他们跟着自己上刀山下油锅。

何况就算现在占了京师,对自己又有何裨益?年纪轻轻的,又没什么威德,不过抗俄赚了些人气,可要这么一搞,转眼就赔光了,地方大员谁会服气?没二话,转眼都组织人马进京勤王了,就算叶名琛,只怕也马上将自己划为乱臣贼子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