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页

宋时明月[校对版] 赤虎 2088 字 2023-03-15

两个月的时间,参战的义乌人多数都带着伤,赵兴在邻近的一个山头举着望远镜望过去,发现义乌人无人不裹上砂带,他们手中的武器是砍柴刀、锄头,大多数砍柴刀已经砍了豁了牙,锄头缺了齿,但这些残缺的兵器一点没有妨碍义乌人的打斗。

现场很混乱,赵兴脚下,两山的山谷中,东一拨西一拨,全是相互砍杀的人,地上倒着无数尸首,还有带伤者,赵兴用望远镜看了半天,扭头问身边的儿子赵云:“你怎么看?”

赵云看了一眼他的师傅金不二,举起望远镜,一边打量战场,一边评价说:“这是一场斗殴级别的混战,双方既无组织,也不统筹,更无计划。在我看来,战斗打成这个样子,实在没有水平,没有协同,没有包抄,没有诱敌,没有侧击,甚至连预备队都没有,让父亲哪个学生来打,场面也比这好看。”

赵兴又问金不二:“你怎么看?”

金不二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回答:“也不是没有协同,我看他们其实是有协同的,一个村落的人终究还是站在一处,只是缺乏更高层次的组织……”

赵兴的望远镜里看到地下一具尸体在蠕动,不,不是尸体,是一个被砍断右手的人,他正盘坐在地上,自己给自己包扎断臂,那人额头上汗珠滚滚,但整个包扎过程中,他一声未吭。

像此人这样的硬汉,场中还有不少,许多伤者都在自己裹伤,等他们裹好伤势,又从地下捡起残缺的砍刀,摇摇晃晃的站到首领旁边,准备加入下一拨攻击。

赵兴不禁打了个冷战,他放下望远镜,心有余悸的说:“我从南打到北,往南,我与凶悍的塞尔柱人较量过,往北,我们也曾见识过辽人与金人的凶悍,但我却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令人胆寒的凶悍。

瞧瞧这些人,是什么信念支持他们在战斗,我在全国各地挑选士兵,南兵向有不敢战的名声,秦兵虽然勇猛,但他们腐化的很快,在我手下打上几年仗,就要求退役。

看看场里的人吧,这是一支伤兵队伍,人人都带伤,还有许多新伤。我知道素称勇猛的秦兵,只要伤亡达到三分之一,也不免开始动摇。而这支队伍是百分之百伤兵,他们还在战,死战!”

赵兴手下的秦兵迅速腐化,其原因跟南兵不擅战的缘故相同。中国对南方的开发比较晚,物产丰富的南方只要肯努力,养活自己不用发愁,所以他们很少拼命,也没有什么代价肯让他们拼命。

秦兵生活在艰苦的环境里,他们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每年都在战斗着,这养成了他们敢于拼杀的性格……但赵兴给的待遇太优厚了,士兵们当几年兵,挣足了身家,便不再愿意拼命。

糟糕的是,赵兴对退伍兵的待遇也十分优厚,大多数退伍兵都能在退伍兵协会学到一项职业技巧,更有许多人联合出资,开办作坊,依靠赵兴海贸的便利,开始做起了商人,故此,大多数秦兵到了赵兴手下,干完了一个服役期,便纷纷嚷着退役,这让赵兴经常抱怨:“训练费白花了!”

龟山先生是福建人,他也随赵兴来了,充当赵兴的翻译——因为婺州话太难懂了,且语种数目繁多。听到赵兴的感慨,他马上接着说:“太师,你不是从南找到北,一直在寻找好士兵苗子吗,这不,眼前就是一群好士兵!”

赵兴不知道,他所遇到的烦恼也是明朝名将戚继光遇到的烦恼,由于他的提前介入,也使得义乌发现矿藏的时间提到了宋代,这场械斗也提前到了宋代。

悄悄潜来迎接赵兴的义乌县令小心的提醒赵兴:“太尉,义乌百姓死伤惨重,这械斗都打到这份上,太尉的兵也到了,不如赶快分开械斗双方吧。”

赵兴笑着摇摇头:“怎么分,在场的都是我大宋子民,我不能把枪口对准自己的百姓……让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