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页

宋时明月[校对版] 赤虎 2140 字 2023-03-15

她们言词之暧昧,令人全身的血都往下半身涌去。

王钦若忍不住心动:“有这等好事,且留两个,我给自己亲戚。”

新发售的土地很便宜:海外的土地三个铜板一亩,批量购买还有九折优惠,一气购买整个小岛,依据岛屿大小赠送官衔,或者开国男(爵)的爵位,此爵位可以世代世袭,它没有官俸,但可享受士绅待遇……

种种优惠措施落实后,有时购买一个微型岛只需三贯钱,而购买一个中型岛屿则不过百贯。

按照南洋事务局的规定,购买海外小岛者,只需要在岛上建立一座永久性建筑,而后树立一块碑文,表明自己对该岛的永久所有权,南洋事务局便认为购买者履行了合约,并根据购买者的爱好命名该岛,同时还将岛屿名称标注在大宋地图上。

按南洋事务局的规定,在海外拥有小岛的百姓属于贵族,属于太平绅士,他们理所当然享受朝廷给予士绅的一切待遇,比如免除农业税,免除劳役……

花三贯钱可以让子孙后代永远免除农税与差役,而且晋身于士绅行列。这规定公布后,大宋商人疯狂了,原先蔡京与童贯联手所做的批发官爵行业顿时相形见绌,现在,商人们最热心的就是购买海外一座小岛……

这场风波越演越大,十天后,首批海外小岛销售一空,购买小岛的人随即兴冲冲买舟出海,实地视察自己的领土,这使得大宋造船业赚足了利润,随即,他们疯狂扩张起来。

而买不到小岛的后来者则继续眼巴巴的聚拢在扬州,盼望南洋事务局推出下一批小岛出售,意犹未尽的赵兴马上又从预留土地中再拨付一批,采用竟价购买的方式……这次,他不仅赚回了拨给朝廷的款项,且颇有斩获。

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赵兴究竟从这群大宋地主身上搜刮了多少财富,那是永远无人能知的秘密了。不过,后人是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当赵兴回到杭州时,整整一个月都笑得合不拢嘴;很快的,赵兴为自己的部队更换了新军服,还购买了上百条巨型海船扩编现有舰队;增发一笔军饷和津贴,并巧立各种名目给部下官员发放节赏、炭薪钱,乘凉费。

后来赵兴灵感枯竭,干脆耍无赖了,也不想什么理由,发钱就是。结果,赵兴的微笑感染了整个南洋衙门,所有南洋官兵在整整一个月里都笑的合不拢嘴。许多军官甚至还有钱跑回陕西家乡跟失足姑娘们好好地谈了一次人生和理想,结果被当地衙门抓去狠狠打了一顿脊仗……

就这样疯狂抛售,事后南洋事务局的手里还握有一批预留小岛,这批小岛只占到原先总量的五分之一,但赵兴却再也不肯出售,那些没有购买上小岛的商人们被逼无奈,加入到战争贩子的行列,他们开始募集资金,四处鼓动,要求南洋事务局派出更多的军队,占领更多的海外土地……

这股风波随后波及到北洋事务局,商人们在南洋事务局欲求不满,转而跑到新建立的北洋事务局寻求出路,接到商人们的大量资金供应,北洋事务局迅速武装起来,他们添置了百艘大小战船,借助京东西路人口稠密的便利,又迅速组织起一支五万人的火枪军队,并大手笔的从广南武备学堂、广南远洋学堂挖来大量航海人才、火炮人才……他们甚至还有余钱筹建自己的学堂。

在这场风波中,赚的腰包丰厚的扬州五位名妓就不用提了,没捞到好处的另外五名花魁则充满了抱怨。至于张耒、王钦臣也在这次倒卖风波中赚的心满意足,他们与那些花魁一起,先从赵兴手里获得部分低价内销的小岛,等抢购风潮起来后,又转手倒卖给高价求售的商人地主,挣足了这趟杭州公务的差旅费。

连侯蒙也从这事里赚了一笔钱,但他却没将这笔意外之财完全装进自己包里,作为时日不多的扬州现任知州,他利用这笔钱对扬州水军进行了换装。换装完毕,他才兴冲冲的打起背包前往北洋事务局,出任青州知州兼北洋事务局兵案监司——这下子,他比原先的历史轨迹,提前十年出掌青州。

八月,位于真定的帅范分兵两路,他亲自带领一支人马回军黄河口,并登陆天津城海滩,借着武装保卫宋商的名义开始与辽人二十万大军对峙,而赵兴之子赵风则带着剩余的部队,以儒林郎(文官32阶、属恩荫,寄禄官)、武翼郎(武官42阶,属恩荫,寄禄官)、致果副尉(武官、正七品,职官)、平和大夫(文官、正七品、职官)、杭州军巡使兼兵马承事(差遣官,正八品武官)的名义领兵继续逆流而上,前往京城献俘。

在此期间,南路的赵兴继续按兵不动,但为了让朝廷面子好过,他敷衍其事的从徐州撤回了部分军队。然而,遗憾的是,就连他象征性的撤走三两士兵的行为也受到了徐州百姓的强力阻挠,当地百姓受够了供奉局的掠夺,而赵兴统兵在徐州期间,供奉局衙役止步徐州境外,旋即被收押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