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码头上时不时的还响起零星的爆炸声,不过相比刚才的那声巨响,爆炸声音轻了很多,也显得很凌乱。不过,浓烟滚滚的,仿佛在焚烧着什么。
以色列人白樵带着一群拎十字弩的一赐乐业人迎了上来,赵兴顺手接过白樵手中的十字弩,语气轻松的笑着说:“白先生,让你们这么宝贵的脑袋指挥手去战斗,我可舍不得。你们的长处在大脑,且回去吧。”
白樵笑着摊开了手,没等他回答,旁边一个声音响起:“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上面刻有尺度,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啊,这把弩上也有望山,惜乎失于精确。”
赵兴脚下闪了一下,他向着说话处望去,发现了一身读书人打扮的沈括,他带着抑郁症患者那种专注的目光盯着赵兴手中的弩,自言自语:“予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所以啊,这望山刻度越精细越好。”
沈括说话的时候,几名程族男子已经悄悄向他身后摸去,但沈括完全没察觉,他一边小跑着追逐赵兴的脚步,一边紧紧盯着那把手弩。
赵兴原本阴沉着脸,用目光催促那几个程族男子加快脚步,但听完沈括的说话后,他猛地一挥手,那几名程族男子停下了脚步,赵兴就势把手伸向了沈括,执着他的手,温和的问:“梦溪先生怎么会在这里?”
沈括还在望着赵兴手里的弩,眼也不抬的回答:“听说离人这里唱大戏,我恰好遇到子霞夫人,便请她带我入院子,如此,才得以观赏这场盛典。”
子霞是朝云的字,这个字是苏轼给朝云取的,除了与苏家关系亲密的人,别人不知道。唯一的例外就是沈括。
沈括是说,他听说这场筹划很久的戏剧表演后,特地在路边等到了朝云,央求她带自己进入院子。
原本守门人早被吩咐阻止沈括的拜访,但由于是朝云带进来的,守门人不好阻拦。而赵兴也想通了他为什么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刚才陈伊伊腻在自己身边,与此同时,仆人们搬家的搬家,照顾演出的照顾演出,谁都没得闲,所以这消息没有及时通知自己。而沈括与朝云寸步不离,也让仆人们没法下手驱赶。
爆炸发生后,院子里更是一片混乱,仆人们光顾护着官眷们退入青瓦台,把沈括给落下了,无处可去的他便黏上了赵兴。
“你瞧瞧,这把弩比你家中的弩如何?”沈括说他在自己家中也制作了一个弩的望山,进行实地检测,赵兴看他盯着自己手中的弩不放,便顺手将弩递给了沈括。
赵兴这把弩是钢臂弩,他按照记忆中弩的模样,对这把宋代弩进行了改装,上弦的地方安上了棘轮,还安上了一组滑轮,减轻拉弓时所用的力量。沈括是个喜欢研究的人,丢官之后,他的主要乐趣也在于此,看到以色列人手上这把明显不同于中土的弩,他的目光被紧紧吸住了,以至于走到大门边,他都忘了这是战场。
守门口的是程旺。赵兴赶到的时候,程爽正领着一群人抬着两个大箱子赶来,他看见了沈括,用目光询问赵兴的意思,赵兴轻轻点点头,程爽立刻打开了箱盖,露出了满箱子的火药箭,然后向两辆大车上、蜂巢似的洞孔里塞去。
水门这一方的守门人是金不二,他领着几个徒弟向赵兴迎来,赵兴劈头就问:“怎么回事?”
赵兴的问话声惊动了沈括,他抬起眼来,又发现眼前的新玩意,连忙指着那堵门的蜂巢车问:“这是何物?塞城门的不应该是刀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