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初贾诩向江哲的建议。

待明明白白向江哲表述之后,江哲仍有几分忧虑,在他想来,就算是眼下掌有大权,可蔡瑁如何斗得过蒯良、蒯越两兄弟?

对此,贾诩笑眯眯说了句,“那可不见得!”

确实,江哲小看了蔡瑁,毕竟在历史上,蔡瑁没投曹操多久就被周瑜用离间计诛杀了,可是究竟又是怎样呢?

说起蔡瑁的本事来,不过是善于统帅水军罢了,然而偌大荆州之中,岂会无人比得过他?可是在刘表心中,蔡瑁却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蔡瑁为人圆滑,善于投机、献媚。

不得不说,这投机、献媚,也是一门大学问……

两三月前,荆州刺史刘表病故,曹军主帅曹仁统二十万兵马屯宛城、攻新野,新野刘备向蔡瑁求援,而此时,荆州大小官员、将领主张抗曹,就连蒯越亦是如此。

当初,蔡瑁手中只有八万水军的兵权,其兄蔡仲、蔡和手中兵权合到一处,也不过两、三万,也就是说,仍有近半兵力,在主张抗曹的将领手中,其中,蒯越之兄蒯良,手中亦有两、三万兵权。

在计算了一下利益得失之后,蔡瑁首先去蒯家说服蒯良、蒯越,叫二人与他一道投曹。

毕竟,自袁曹交锋以来,无论是荆州也好,江东也罢,差不多就是坐观曹操战败、袁绍成事,谁能料到最后胜的反而是曹操呢?

“战而不胜,不若不战!”这是蔡瑁说服蒯越、蒯良的原话。

当是蒯良、蒯越犹豫不决,蔡瑁却骗二人言:此次曹军来袭,虽传闻是曹仁掌军,其实,却是江哲!

蒯良、蒯越一听,心中更是犹豫。

早在两年前,江哲出兵宛城,刘表率十余万出襄阳,历经数战,却是不得一胜,要知道,当初江哲手中,仅仅三、四万而已。

以十万敌三、四万,犹不能取胜,更何况江哲统兵二十万?别看蒯良口中每每不屑江哲,然心中,却是深为忌惮,谁叫他在江哲手中,两战俱败呢?

于是乎,蒯家从了蔡瑁的意思,蒯家从了,剩下的自然简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