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是王灿的真心话。
他也是从一个小兵开始,一步步走上来,明白基层经验的重要性。
徐庶闻言,抱拳说道:“主公所言甚是,昔日仲举(陈蕃字)公曾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庶在资阳主政期间,收获的并不仅仅是从政的经验,也有对人情世故的认知,对天下百姓的了解。这半年多时间的历练,将是卑职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
孟建也说道:“元直之言有理,建也是如此。”
石韬点了点头,也出言附和。
王灿欣喜的看着三人,从三人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这绝对是三个人的肺腑之言,因为从他们治理各自的县城便可以看出结果。这世上,名气大的人很多,有才华的人也很多,但是有才华却甘于务实的人却很少。
王灿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石韬、徐庶和孟建。
这三人,便是有才华却又甘于务实的人。
王灿深吸口气,说道:“你们有了主政一方的经验,便有了晋升的台阶。如今一纸调令经你们召回成都,便是询问你们今后的打算。是准备担任郡守,牧守一方?还是准备留在成都,帮我处理成都的内政?”
一句话,便说出了王灿召集三人的目的。
徐庶没有任何的犹豫,抱拳说道:“主公,卑职愿意牧守一方。”
石韬接着说道:“主公,卑职也愿意牧守一方,造福一方百姓。”
两人说完后,孟建神色坚毅,也跟着说道:“卑职的意愿和元直、广元相同,也愿意牧守一方,替百姓做些实事,为百姓谋利。”
三个人,都是选择了外放为官。
事实上,这也是三个人仔细思量过的,他们都知道王灿麾下有郭嘉、荀攸、程昱这三大巨头,有三个人替王灿出谋划策,根本不需要他们。况且他们想要融入进去,也非常的困难,所以都是选择了牧守一方,施展自己的才华。
王灿听了后,并没有赶到意外。他只是可惜徐庶也选择了外出做官。徐庶的才华绝对是公卿之才,选择牧守一方还是有些大材小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