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圣人,他不是慈善家,并不会付出心血做那种假仁假义的事情。因为他活在乱世当中,生活在其中的百姓命如草芥,连猪狗都不如。这种环境下,王灿唯有发展自己,为自己谋利,同时尽自己的努力照顾好治下的百姓。
这,便是王灿能做到的。
他能做的,也仅仅是如此。
至于不是他治下的百姓,王灿管不了,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管。当初董卓离开洛阳,裹挟着几十万百姓往长安而去,王灿的确是领兵救下几十万百姓,让他们脱离虎口,可王灿的目的是为了董卓的钱财,救下百姓不过是顺手而为,若是让他单纯去救百姓,王灿自问没有这么高尚的道德情操。
说到底,乱世中的人都是自私的。
为了活下去,为了获得更好,王灿可以不择手段。正因为如此,王灿才能够步步为营,逐渐崛起,达到现在的地步。但是,王灿也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他统治的益州,甚至是以后他占领的地方,他有责任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
在其位,谋其政。
王灿是益州之主,便有责任照顾好他治下的百姓。王灿为了更好的发展,便潜入西凉军中,因为这其中有对他非常有用的人才。
李儒盯着王灿,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想当初,寂寂无闻的黄巾贼已经是大汉益州牧,镇南将军,可谓是权倾一方,官位显赫。李儒心中蓦地有一种沧海桑田,白云苍狗的感觉。
看着王灿,李儒嘴角勾起,脸上带着戏谑的表情,等着王灿的反应。
一命换一命,王灿敢么?
王灿听见李儒威胁的话,脸上露出一抹哂笑,淡淡的说道:“我一命,换李先生一家三口的性命,倒也非常划算。”说到这里,王灿嘿嘿冷笑,说道:“不知道李先生有没有胆量高呼一声,让周围巡逻的西凉兵都冲进来呢。”
李儒闻言,脸色大变。
王灿说的话,李儒是不相信的。
因为以王灿益州牧的身份,换他一家三口的性命,绝对是不可能的。但王灿的话却戳中了李儒的软肋,他妻子的性命可以不关心,他的性命也可以不关心,但他的儿子却关系李家的香火传承。对李儒来说,李家的香火比任何事情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