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懿听了后,心中微冷,目光看向右侧第一人,眼中露出期待的神情。

“董县令,汝之言差异!”

说话的人,名叫费观,他坐在右侧第一位。

此人身穿大袖博领长衫,衣袂飘飘,唇红齿白,眼神平和,神色淡雅,颌下三缕长须微微晃动,端的是气度不凡,令人心折。

此人出身荆州大族,刘焉入蜀的时候,也跟着迁入蜀中。不仅如此,费观和刘焉还有着复杂的姻亲关系,刘璋的母亲,是费观的族姑,也就是说费观和刘璋是平辈论交的关系。不仅如此,费观还娶了刘焉的女儿,又是刘焉的女婿。

和吴懿一样,费观属于刘焉一系的外戚。

吴懿的妹妹嫁给刘瑁,是刘瑁舅兄。

费观的族姑嫁给益州牧刘焉,生下刘璋,是刘璋表兄;而且费观又娶了刘焉的女儿,又是刘璋的妻兄,关系非常复杂,但总归是外戚。

两人都有着相同的背景,也都是站在同一条战线的人。况且,吴懿的想法,费观也是认同的,他看见吴懿的眼神,立刻心领神会,站出来反驳董和,不让董和的计谋得逞。费观和吴懿一样,都想继续逗留江上,过逍遥日子。

董和听后,问道:“费大人,敢问您有何高见?”

说话的时候,董和透出一股不屑。

那眼神,令费观和吴懿都感到一阵不舒服。

但是,无论如何,两人的确比不上董和的资历。董和是草根阶层,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历任各级官吏,各方面能力都比两人强。两人唯一比董和厉害的就是背景,因为两人都有刘焉作为靠山,而董和却是草根,只能是靠自己的能力往上爬。

费观笑道:“董县令,您不妨去船头看看大雨的情况。若是您观察情况,应当明白按照目前的雨势,没有一两天是不可能停下的。大雨直下,雨势非常湍急,江面上雨雾朦胧,若是行军,对于大船来说,负载太重,阻力太大,很容易发生事故。”

说到这里,费观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冷笑,道:“董县令,您若是急于行军,想要建功立业,可以率领一军作为先锋,先行赶路,攻打南郑,您如何?”

说完,费观得意的望了眼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