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页

“哼哼,他大概自诩为我大唐除掉他就没有人帮助陛下处理朝政了吧真是狂妄。”王珪面色冰冷,忽然是想到什么似的,拱手说道:“辅机,家中有事,先行告辞了。狄仁杰的动向就靠辅机了。”

“慢走,不送。”长孙无忌见状面色一黑,冷冷的说道,他如何不知道这个王珪这么着急着离开所谓何事。若非是没有办法,他岂会与这种人为伍,太原王氏能落到今日的局面,与此人有很大的关系。

“千年王氏,居然比不过我长孙世家,也不是道理的。”长孙无忌望着王珪离去的背影暗思道。

“冲儿回来了吗?”长孙无忌忽然望着外面的管家大声的问道。

“大公子正在教三公子读书。”管家不敢怠慢。

“二郎呢?”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他的二儿子叫做长孙涣。长孙冲倒是有父的遗风,但是老二长孙涣却是长孙无忌的烦恼,长安城内三大霸王之中,就有长孙涣的名字。若非他老子是功臣,又有太子在一边照料,恐怕早就被人收拾了,为了此事,卢承烈不止一次的派人招呼长孙无忌,让长孙无忌羞愤不已。

“想来和王家郎君和韦家郎君在一起。”管家的脑袋低得更低了。

“把他叫回来,告诉他,以后不准和那两个纨绔子弟呆在一起了,否则的话,老夫不介意将他赶出长孙家族。”长孙无忌恶狠狠的说道,丝毫就没有想过,自己家的儿子同样是一个纨绔子弟。

第六百零四章 天子在哪里

“狄大人,这是关陇道第三百七十二号驿站发来的消息。从总参谋部转到宣德殿的,首辅大人让下官送到狄大人这边来。”长安令的县衙内,狄仁杰如今在这里办公。从岑文本家住了两天,他并没有去蓝田大营去将那五十名侍卫招过来,所谓剑无轻出,兵不轻动的道理,狄仁杰还是很明白的。更何况,如今还在长安城内,在长安城内,他相信,这些人绝对是没有那个胆子对自己有什么不轨的企图。

“关陇道?”狄仁杰皱了皱眉头说道:“此事不是让总参谋部负责的吗?怎么转到本官这里来了。韦侍郎是怎么说得?”狄仁杰口中的韦侍郎指的是韦思仁,是卢照辞皇妃韦妮子的兄长。如今在总参谋部担任右侍郎。

“韦侍郎说,狄大人奉命督导长安一案,手执寒光剑,是钦差大臣,坐镇长安,实际上整个关陇道都是狄大人的办公范围。无论军政民务事无巨细,都可以由狄大人一言而定。这关陇道的血案自然也是由狄大人来解决。”

“让本官来解决?”狄仁杰望着眼前的这个小吏,嘴角露出奇异的笑容。关中韦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坐落在长安城的城北,有长安城半之称,那韦思仁三兄弟与韦挺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也是韦氏的一员,大家相互守望,不难想象,弄不好这一招就是韦思仁在给自己下套。

“此事先放在这里,虽然本官巡视长安城,手执寒光剑,道理上说,军政民务,本官都可以过问,但是如今大将军还在长安城,这种事情,本官还要先知会了大将军之后,再做决定。”狄仁杰想了想说道。他很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很是尴尬,经过长安城门处,岑文本那么一闹,恐怕整个长安的官吏们对自己印象都不好,弄不好正准备四处寻找自己的破绽所在,然后给自己以致命的一击,到时候,就算自己是有寒光剑在手,背后有天子、太子和岑文本等人的支持,但是面对群情奋起,天子也不得不对自己处置。

手执寒光剑,是可以过问军政大事,但是总参谋部最是敏感,就是大将军李靖也是小心翼翼,擅自出兵那是大事,狄仁杰相信,此事一旦自己过问了,不久之后,就会有大批的奏章,填满了皇帝行营、太子东宫和宣德殿,都是来参奏自己的。这些人都恨不得要了自己的脑袋,最起码也要讲自己赶出长安城,所以小心才是最重要的。

果然,对面送信来的官吏闻言,脸上现出一丝失望之色,虽然很快就消失了,可是还是让狄仁杰看的清清楚楚,心中更是明白,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暗自提醒自己,日后办事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能被对方抓住了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