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页

“江南已经平定,朕听说你们宣德殿已经有了一套方案,朕想听一听。”卢照辞勉励了众人一番之后,就将今日主题提了出来。

“回陛下的话,这是陈大人提出来的。老臣以为还是以陈大人来说的好。”岑文本等人相互望了一眼,最后岑文本才开口说道。

“哦看样子陈卿在江南这么长时间,是有所得啊!”卢照辞惊讶的望着陈光蕊一眼,近四十岁的年纪,面目白皙,相貌儒雅,不愧为当年的科举状元。确实有一番风范,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伙如今也成熟了。进入宣德殿刚开始就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倒是让卢照辞没有想到。

“回陛下的话,臣可以说自从入仕以来,一直都在江南。所以臣对江南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陈光蕊不敢怠慢,赶紧说道。陈光蕊自从中了状元,做过了县令,然后就是进入朝廷六部历练,然后做了江南转运使,也确实说对江南很熟悉,恐怕满朝文武之中,也没有哪个人比他还要熟悉的。

“嗯,你且说说来。”卢照辞点了点头。

“江南适合耕种,此地土壤肥沃,其耕种的面积甚至远在观众更、巴蜀之上,臣以为江南可以成为大唐的第一大粮仓。只是江南的先决条件制约着江南的发展。江南有地,但是却没有人口,在世人眼中,江南都是蛮荒之地。这其实是不正确的。”陈光蕊面容冷静,赶紧说道。

“朕也游览过江南,江南有的地方是风景如画,只是有的地方道路并不畅通,人烟稀少,所以才被人如此误解。”卢照辞点了点头,想在后世,华夏哪个地方最发达,那就是在江南,在沿海一带。只是这个时候,江南虽然在开发,但是开发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江南真正开始开放是在南宋的时候,那个时候,南宋京师就在江南,所以开放的力度要大的多。大唐虽然也在开发,但是到底不能和南宋的时候相比较,更是不用说与后世相比较了,如今的江南,也只是大城市周围开发的力度要强大一点而已,真正的乡村,仍然处在相当落后的境地。大量的可耕田是无人耕种的,这也是导致着江南的一直落后的缘故。

“臣在淮安的时候,还曾经听说,在江南之南,有一座大岛与中原隔海相望。分为崖州、振州、儋州三洲之地,传闻也是蛮夷之地,当地土著人会吃人,但是据臣考察,此地天气炎热,也是适合种植庄稼。若是加以利用,也是可以成为大唐的一个粮仓。还有流求大岛也是如此。”陈光蕊赶紧说道。

卢照辞连连点头,陈光蕊所说的三洲,正是后世处在海南岛上,一直到明朝的时候,海南岛也是没有全面开发,但是当地的土地确实是适合种植,在后世,海南还是粮食的研发基地。陈光蕊所说的这一切,在这个时候,并没有被发现,若非陈光蕊专门研究这些问题,恐怕也很难被发现。而卢照辞虽然知晓,可惜的是,他实在是太忙了,哪里能想到那么多。

“那你怎么看?”卢照辞点了点头,说道:“江南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朕花了这么长的时间,也不过如此而已。”

“陛下,臣以为,依靠江南本地的百姓自然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江南进行开发,壮大江南的实力,臣以为可以对江南进行移民。”陈光蕊紧接着说道:“关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朝廷的官员大多在此,买房置地,关中的百姓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的土地,但是关中人口众多,这也是长安粮价居高不下,有些年间,陛下还要前往洛阳的原因,因为关中的土地已经完全没有可以扩大种植粮食的地方了。如此下去,百姓们只有继续困苦下去,所以臣建议,将关中之民迁移一部分到江南去。”

“嗯!”卢照辞点了点头。自从秦朝至今,关中、河北一直是中原王朝发展的重中之重。后世所出现的黄河也是因为如此,才会造成水土流失等情况,关中的过度开发,使的关中越来越贫瘠。国都所在乃是帝国的中心,帝国之中,世家大员纷纷云集京师,在京师的周围,就会出现大量的农庄,这些农庄就是这些达官贵人们所拥有的,有了农庄就会有土地兼并的事宜,然后许多百姓们都会失去土地,最后就是吏治崩坏,朝纲混乱,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起兵造反,王朝最后也会随之灭亡。

这几乎是一个死结,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避免的。卢照辞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建立的王朝会是千古不朽的,永远存在的,他既然能推翻别的王朝,那到了自己的后代,自己的王朝同样也有可能被其他人所推翻。卢照辞唯一能做的就是建立好制度,如何尽可能的延长自己王朝的寿命。仅此而已。

土地兼并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会出现的,就是在新世纪,土地问题仍然是一个大问题,任何一个起兵造反的人,都会打着一个旗号,那就是“均田地”。以获取大部分人的支持。可以说,土地兼并就是一个帝国衰亡的先兆。

如今的关中就是如此,尽管卢照辞禁止土地买卖,但是在民间,仍然还是有不少的老百姓手中无田,只能租种地主的田地,这样一来,就要承担双份租子,百姓生活也就困苦不堪,而那些地主士绅们却是赚的一个钵满盆满,最终倒霉的还是朝廷和老百姓。如何能使的天下百姓都能耕者有其田,也是历代的开国皇帝所要考虑的问题。

“移民能行吗?”卢照辞望了望岑文本一眼,说道:“从关中迁徙百姓去江南,路途遥远,这些百姓们能承受的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