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承烈面色一变,他仔细回忆着关于长孙无忌的一切,虽然还没有看到长孙无忌有专权的表现,但是隐隐有一丝迹象了。因为每次在处理政事的时候,卢承烈发表意见的时候,若是有错误之处,就会得到长孙无忌的责怪和教训,或许长孙无忌并没有压迫自己的意思,但是还是让卢承烈不舒服,更为重要的是,天长日久的时候,天知道这个长孙无忌会怎么样的对付自己。一想到这里,卢承烈面色顿时变了起来。
“儿臣明白了。”卢承烈赶紧拱手说道。
“你的母妃其实也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只是因为朝廷需要,她才没有说话。这次长孙无忌回家,或许她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卢承烈摇了摇头,这位在史上留下浓浓一笔的长孙皇后确实是不简单的人物,或许她早就发现了长孙无忌的特点,所以才会嘱咐唐太宗不能让长孙无忌进入朝廷,免得日后又坐大的趋势,最后不但会影响朝廷稳定,甚至让她长孙家族受到影响。后来也确实如此,那长孙无忌以及整个长孙家,虽然是被武则天所杀,但是归根结底,李治在其中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李治不说话,那个时候的武则天也是不能将长孙家族如何的。
“朕本来待这次平定诸方叛乱之后,让你去大非川历练一番,然后朕就内禅与你,与你母妃做个逍遥神仙,但是如今禄东赞已经逃到西南去了,大将军病重,西南之事非朕不能解决。所以朕又要御驾亲征,你还是留朝处理政事,刚好,这次朕回来,为你加冠,从此,你就能处理政事的权利。莫要让朕失望。”卢照辞拍了拍卢承烈的肩膀说道。
“儿臣遵旨。”卢承烈双目中露出一丝兴奋之色。这是卢照辞首次承认,自己会禅让皇位与他,这对于卢承烈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消息了。谁不想当皇帝,他卢承烈也是很想的,只是他的前面有个卢照辞,没有办法而已,如今这个梦想即将在两三年之内实现,这不是让他很高兴吗?
第五百五十九章 迫不及待了
“父皇,我大唐有良将无数,为何要父皇亲自征讨,西南四部不过是蛮夷之地,夜郎小国,岂敢劳烦父皇亲自出征,就是儿臣前往走一遭,也能弹指之间灰飞烟灭。”卢承烈忽然想到卢照辞要亲自出征,眉头一上挑,嘴角露出不屑的神色来,双目中光芒闪烁,一股杀气蓬勃而出,显然对西南四部不屑一顾。
这一方面是中原人的自傲,想来中原人自以为是强大的一方,对于边境小国都是采取这种态度的。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唐国力强大,精兵强将无数,卢承烈作为太子,自然是不把这些夜郎小国放在眼中。
“呵呵夜郎虽小,但是关系却是很大。”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西南五部勾连吐蕃,地处西南边陲,与我巴蜀粮仓相近,若是早日加以解决此事,一方面不但会影响到巴蜀之地,更为重要的是,朕不能让吐蕃借了西南五部的力量乱了朕的江山。所以朕不得不出征西南五部。这才是最重要的。朕想给你留一个太平江山。”
“父皇若是将天下的强敌都消灭完了,儿臣以后哪里还有什么敌人?”卢承烈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来。若是前任章怀太子,也许听了卢照辞这句话之后,心中很高兴。他本就是不喜欢争斗的人物,开疆扩土对于章怀太子来说,是一件苦恼的事情。可是他卢承烈可不是章怀太子。他卢承烈也想着做一个开疆扩土的皇帝,和自己的父皇一样,日后在青史上留名。文皇帝这个称呼虽然远在武皇帝这个称呼之上,但是一个皇帝不但要有文治,但是更重要的是武功。文治武功并重的皇帝才是大皇帝。照着卢照辞这么打下去,恐怕真的有可能等到卢承烈登基称帝的时候,周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到大唐的敌人了。
“哈哈!”卢照辞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他望着卢承烈,想到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位大帝,叫做亚历山大的人物,他的父亲要出征,他对他父亲说的是同样一句话。如今自己也有可能即将出征,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也会跟自己说上同样的话语来。这让他如何不高兴。
“历代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皇帝大多是武功远在文治之上,一方面或许是因为他们擅长夺取天下,但是却不擅长治理天下,或者是因为当时建国的初期,他们没有精力去治理天下,可是等到他们平定天下之后,后来的帝王,一般都会治理天下,这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就是这个道理,若是前面一任帝王是一个马上夺取天下的人物,后来的继任者也是和他一样,那这个王朝就不可能存在太长的时间,因为两任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没有与民修养,或许他们战功显赫,但是对老百姓都不会有什么好处的。比如杨广,虽然杨坚在位的时候,算是一个文皇帝,因为他是和平夺取江山的,不管怎样,根基还是有不稳的嫌疑,这个时候杨广就应该休养生息,而不是穷兵黩武。一心想着平定高句丽,获取赫赫战功。”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太子能有雄心壮志,朕自然是很高兴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与民休养生息,在我大唐来说过,才是最关键的。”
“儿臣明白了。谢父皇提醒。”卢承烈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思索的神情来。他在寻思着卢照辞言语之中所蕴含的道理。这里都是治国的道理。说实在的,也许卢照辞是一位好皇帝,但是绝对不是一位好的父亲。历史上,任何一任皇帝都是如此,或许他们都会对自己的儿子很关心,但是也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关心,至于儿子的学业,却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关心。因为一个皇帝实在是太忙了。比如卢照辞来说,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国事。哪里有时间去管理自家儿子的学业,而且这些皇子们的学业也都是那些大儒们在指点他们。若是论及知识面,生活在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卢照辞远在这个时代的大儒们之上,但是若是论学问,卢照辞根本不是这些大儒们的对手。这教导皇子们的学业自然还是得靠这些大儒们。所以这些皇子们获得卢照辞言传身教的机会也是极少的。
“陛下,已经到了乾清宫了。”就在这个时候,车外传来秦九道的声音,却是龙辇已经到达乾清宫前了。龙辇已经停了下来,等候天下下来,而周围的大臣也都静静的立在马车之后,恭迎着卢照辞。
“朕已经一年都没有来到乾清宫。”卢照辞领着卢承烈缓缓的走下马车,望着巍峨耸立的乾清宫,神情之中有些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