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王珪?王珪啊!”崔仁师淡淡的望着王珪一眼说道:“你来所谓何事,莫非是陛下要赦免了本官不成?”

“呵呵,陛下尚未有圣旨下达,只是让下官来主审朝廷机密泄露案件。还请崔大人配合。”王珪脸上仍然是一脸的平静之色,淡淡的望着崔仁师说道。

“什么让你来主审此案?”崔仁师惊讶的说道:“这么说,那宣德殿其他的几位也进了刑部大牢了?”

“这个倒没有。”王珪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哦!”崔仁师叹了口气道:“王兄,这次命王兄主审,还希望王兄替在下主持公道啊!要知道那个主意虽然是我崔某人所出,但是我崔仁师贵为宣德殿重臣,难道连一点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吗?这个泄密之事绝对不是我崔仁师所为,还请王兄转告陛下,请陛下明察啊!”

王珪闻言,眼中露出一丝怜悯来,但是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在官场之上,是不能有怜悯这个字眼的,更何况眼前的这个崔仁师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看看,在长安城内所有的官吏,又有多少人与这崔仁师交好的,这次崔仁师被贬下狱,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拍手称快,听说,内廷之中,传来当今天子因为太子为其求情之事,差点被贞观天子所废,这种人,还是离的远点的好。

“崔大人,您可知道您为什么会被关入这大牢之中的吗?”王珪轻轻的问道。

“这,这是因为崔某人为了泄密之事,让锦衣卫全城大索,才会引起陛下的震怒,所以才被关入刑部大牢之中。”崔仁师面色微微一变,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当时老夫情急之下,才会想出这种昏招来,毕竟当初那个主意也是我崔仁师所出的,要是事情败露的话,第一个牵扯的就是我崔某人了,所以才会如此。”

王珪闻言摇了摇头,双目中隐隐露出一丝讥讽之色来,淡淡的说道:“其实陛下并不是因为此事,因为军事改革此事迟早是要大白于的天下的,也许那一天宣德殿的几位重臣不加以阻拦的话,这个时候,恐怕组建常备军之事已经开始了。所以说,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大人乃是宣德殿重臣,这件小事根本是不会让大人呆在这个地方的。”

“那王兄的意思是说?”崔仁师睁大着双眼,惊讶的望着王珪。

“大人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妄图控制锦衣卫,想那奏折连陛下都不知道已经在到长安的路上了,而大人却先知道了,而且还做了准备,由此可见,大人肯定是从锦衣卫那里得到的消息,锦衣卫是陛下的杀手锏,当年就是凭借锦衣卫传来的消息,一举夺得帝位的,这种组织岂是人臣能掌控的了,大人却可以在没有得到陛下圣旨的情况下,就能从锦衣卫处得到消息,这不是表明锦衣卫已经不是陛下的锦衣卫了,而是你崔氏的锦衣卫了吗?这是一位大臣能拥有的吗?”王珪声音在崔仁师的耳边响起,崔仁师双眼睁的老大。

“王兄的意思是?”崔仁师惊讶的望着王珪。

“下官能提拔也是大人之恩,如今大人落难,下官岂有不救之理,但是要想救大人出来,主要还是大人自己。”王珪脸上露出神秘之色来。轻轻的说道:“大人乃是宣德殿重臣,有的时候,底下的官员难免有其他的心思,要来巴结上峰的,大人整日忙于朝政,对于其他的事情并不知晓,待到事情已经发生的时候,已经迟了。但是这件事毕竟不是大人的本意,如此就算陛下要处置的话,也会网开一面的。而有的人已经是必死的局面了,就是有再多的过错。也是一样的。”

“你的意思是?”崔仁师面色一变。他自然明白王珪言语中的意思,分明就是想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卢青云头上去,反正卢青云私自动用锦衣卫,本就是必死的局面,若是将所有的罪过都堆到他的头上去,也不是不可以的。崔仁师眼珠转动,心思不由的活络起来,眼睛中也充斥着一股对生的期望。

“大人,这宣德殿的位置可是有定数的,大人若是不在了,自然是有替补的,下次大人入宣德殿的话,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大人毕竟比陛下是姻亲,太子殿下更是需要大人的庇佑,只有大人尚在朝中一日,太子殿下的东宫之位就能稳如泰山,陛下虽然恼怒大人,但是这里面的东西都是明白的,他眼下只是对大人能得到锦衣卫之事感到恼怒而已,也仅仅只是想惩罚大人一下,但是却不会真的将大人如何的,否则的话,就凭着妄动国器之事就能将大人拉出去斩首示众。不过,这问题又来了,陛下将大人关了进来,以后肯定是要放出去的,这放出去总得有个理由的,这个理由陛下是不会找的,就得大人您自己找了。”王珪小心翼翼地说道。

崔仁师面色一变,崔仁师的话就像一把匕首刺入他的心脏之中,王珪说的就是实情,人走茶凉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宣德殿内的事情他崔仁师是知道的,卢照辞之所以命令七位辅政大臣,就是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实力,有的大事,众宰辅若是有不同的意见。就会廷推,取多数者,所以才会有七位辅政大臣,他崔仁师若是不在了,恐怕不久之后,就会有人入辅政大臣行列,在文官中就有不少的人选,封德彝、陈叔达都是一时之选,而武将之中,大将军李靖、徐世绩等等也是可以加入宣德殿,成为实际上的辅政大臣。他崔仁师是可以等的,但是官位却是不等人。如今摆在崔仁师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丢卒保车,要么就是将自己赔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