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好,辛苦你了。”卢照辞复杂的望了阴明月一眼。

“太爷,可曾为我大侄子起了姓名的?”一边的卢照英迫不及待地问道。

“这个?”卢思成望了卢照辞一眼,双眼中露出一丝期望来。本来他要给自己的重孙子起名,这也是正常的事情,可是如今却是不同了,卢照辞贵为王爷。生下来的儿子虽然是庶子,到底是王府的庶子,卢思成也不敢胡乱的起名。

“不知老太爷可有决断?”卢照辞笑说道:“有老太爷在此,哪里还有孙儿的什么事情?”卢照辞对这个名字叫什么,本就无所谓。反正都是被人叫的。

“叫卢承贤,如何?”卢思成一见卢照辞同意。不由的脱口而出,显然这个名字已经在他的心里酝酿了很久了。

“承贤?可以,可以。”卢照辞神情一愣的,但是点了点头,伸手将卢思成搀扶进去。

“你回来的就好。想来霍邑已经平定,待承贤抓周过后,老夫与你二叔、三叔他们就会霍邑。”卢思成深深的叹了口气道。

“这长安甚好,太爷又何必回霍邑呢?”卢照辞皱了一下眉头,道:“此去霍邑,千里迢迢,路途遥远,太爷年纪已大,何必为此而奔波呢?来,太爷请坐。”

“长安虽好,但是这里不是霍邑。”卢思成坐在太师椅上,望着卢照辞一眼,道:“老夫知道你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却是不开心。这长安的水太深了,你的功劳已经很高了,若是真的不行,就回霍邑吧!做个贤王也是不错的。”显然这才是给孩子起名的原因之一。就是让卢照辞做个贤王。

贤王要是这么好做的话,天下被杀的王爷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了。如今李渊就开始想着置自己于死地,自己若是不奋起反抗的话,恐怕算是白穿越一回了。长在红旗下的卢照辞,岂会被这个时代的观念所影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点,在卢照辞看来,根本就是错误的。深受平等思想教育的卢照辞,岂会放弃追求自由平等的机会,可是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一切,从平定薛仁杲后,被剥夺了军权,从五日陷五城到现在,卢照辞已经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社会,权势永远是自由平等的保障,而最高的权力无疑是天下至尊。这个贤王也许很有权势,也许很有名望,但是性命仍然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这不是卢照辞想要的。这也就注定着卢思成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太爷既然想回去,那就回去好了,孙儿派人送太爷回霍邑。”卢照辞想了想还是说道:“孙儿在霍邑见父亲大人时,父亲大人曾让孙儿将照秉等人送入左翊卫大军中,被孙儿拒绝了。如今天下太平之日,指日可待,武将的地位也会随之下降,治理天下还是靠文人,明年陛下将会重开科举,孙儿认为。不如让照秉他们参加科举。”

“考科举?”卢思成闻言一愣,深深的望了卢照辞一眼,道:“你真是这样想的?”

“孙儿已经将金鹰令交给了父亲了,父亲已经把他交给了二郎。”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苦笑道:“孙儿要下了造纸和印刷。”

“好,好,如此甚好。”卢思成闻言哈哈大笑,这个时候,卢照辞并没有听出来,这苍老的声音之中,到底是蕴含着何种含义。

“这样也好。”卢思成慢悠悠的站起身来,就朝后院走去,在他的身后,崔莹莹脸上露出一丝疑惑来,然后朝卢照辞望了望,却见卢照辞摇了摇头,也就不再说话了。

“好了,照英,你与敬德先下去休息吧!这几日,你二人好好在长安转悠转悠,后天随我去霸上,不去万年去见一个人。”卢照辞想了想,还是决定在万年去见这个岑文本。毕竟,自己目标太大了。也许一举一动都是在别人的注意之下。

“好的。”卢照英闻言心中一乐,他可不愿意呆在大厅里,这卢照辞虽然很是随便,但是卢照英却是受过严格教育的,崔莹莹这些人到底是女子,是不便接触过多的。一听的卢照辞的吩咐,哪里还愿意留在这里,就拉着尉迟恭朝自己的独立小院走去,恐怕两个武痴又想比试一下武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