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页

步步生莲[校对版] 月关 2380 字 2023-03-15

唐焰焰想也不想,很干脆地回答道:“我想不出!”

吴娃儿苦笑道:“似姐姐这样豁达的胸怀,一定长生不老,青春有驻。”

唐焰焰也向她翻个白眼儿,道:“你不用损我,你要是想得出来就不会问我了,既然想不出,去问他就是,何必闷在心里?”说完返身就走,吴娃儿忙拉住她道:“事关重大,官人不说,自然有官人的道理,姐姐不必着急。”

她向舱中望了一眼,微笑道:“如今回京在即,依我看,这个闷葫芦也快剖开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寄情山水

不两日,魏王赵德昭的官船赶到盱眙,杨浩与盱眙县令云天笑前往码头接迎,把魏王迎进了知县衙门。云县令迫不及待地要向魏王告状,此番南下收粮的急先锋杨浩却是一脸悠然,浑不在意。

当初巡狩江淮道时,杨浩主张漫无目的,随行随止,慕容求醉摆出前辈嘴脸对他好一通教训,却受到杨浩的讥诮反驳,当时杨浩打的主意就是杀一儆百。

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乏好官,也不乏脏官,哪怕吏治再清明的朝代,也因此,越是代表着巨大利益的职司衙门,贪官污吏也就越多,杨浩深知就里,他毫不担心一路下来,会找不到那只儆猴的鸡,只是他没想到最后找到的竟然是邓祖扬,邓祖扬作为一个昏官,其履政能力固然不足,其本人的下场却也实在可怜了些。

但是这次在泗洲停留那么久,最后将那些贪官污吏一网打尽,还是起到了应有的警慑作用,江淮诸道官吏们购运粮米的热情空前高涨,粮绅们、米行粮市的牙人、官仓籴便司的小吏们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勾结牟利了,如今只要各处建筑的堰坝水闸能够经得起实践考验,保障运河水路的畅通,那么开封百万居民无米下炊的窘境就能为之解决,所以杨浩此刻的心态是很平稳的。

至于淮阴县和盱眙县的争粮风波,他是不大放在心上的,这几日他也侧面了解了一下,知道两位县令所言都是事实,淮阴县遭灾、盱眙县丰收的年份,淮阴县同样悄悄派人到盱眙县境内寄籴过粮米,如果盱眙县自己的收购任务遇到了困难,同样会派人加以阻挠,只不过寻常年份不似这一次朝廷下达粮米收购任务的急迫,所以彼此的矛盾不曾这样激化过而已。既然这是官场痼疾,多少谋臣能吏能想不出两全之策,他才懒得耗费脑筋。

这种心态,全然是因为痼疾难除,还是当日折子渝一番斥骂他的话起了作用?杨浩却从未深思过,只是他的心态却不知不觉产生了变化。女儿家的心思最是敏感,吴娃儿对他的这种转变,已经隐隐约约有所察觉了。

魏王赵德昭被迎进知县衙门后,云知县立即把本县与淮阴县的纠葛冲突向魏王做了禀告,言辞之间对淮阴县遏籴的事情极为愤懑。赵德昭对这种事情同样不甚了然,一听之下只道那淮阴县是在有意为难同僚,破坏朝廷收购大事,不禁勃然大怒,当即就申明他必严办此事。

待那云知县欢天喜地的离去,慕容求醉、程羽等人便纷纷进言,向魏王说出了此中弊病形成的原因。魏王这才察觉自己年轻识浅,如此仓促表态太过冒失,这件事上,盱眙县令固然没错,淮阴县令却也理直气壮,内情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岂可轻易搬出钦差节钺对淮阴县粗暴干涉?

可他堂堂一介王爷,又是代天巡狞的钦差大臣,刚刚拍胸脯打包票地要严办此案,这时如何食言?赵德昭自知孟浪,又不知该如何收手,苦思半晌,忽地瞧见杨浩无所事事地坐在一边,登时如见救星。

这一路下来可尽是杨浩为他出谋划策,他才能劈波斩棘,一帆风顺,在他想来杨浩定有办法既能保全他的体面,又能化解淮阴、盱眙两县的纠纷,赵德昭立即和颜悦色的向杨浩问道:“杨院使,你先到了几日,对此中情形定然是了解的,不知院使可有两全之策以教本王?”

杨浩本想置身事外,没想到他还是问到了自己头上,略一犹豫,方欠身说道:“王爷,盱眙县寄籴,淮阴县遏籴,其目的都是为了朝廷,一颗忠心毋庸置疑,因此生了嫌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两地粮米丰欠情况不同,这种纠葛本无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