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若姌和润娇玉一擅操乐,一擅起舞,本来名气相当,只在吴娃之下,自柳朵儿到了汴梁,只一年功夫就稳稳地站在她们头上,对柳朵儿她们一直是有些不大服气的,今见柳朵儿斗志不盛,似已失了锐气,二人不禁相视一笑,雪若姌便道:“既如此,且请柳姐姐饮茶歇息,雪若姌雕虫小技,不值方家一笑,权算作是抛砖引玉吧。”
雪若姌说着,落落大方走向前去,早有人搬过锦墩,奉上琵琶。雪若姌的琵琶确实弹得好,珠走玉盘,行云流水,其精妙处……杨浩打个哈欠,对这种传统乐器,他的欣赏水平有限,确实听不出啥来。
“咚、咚咚、咚咚咚……”,雪行首弹罢琵琶,吴娃儿和润娇玉娇声喝彩,随即润娇玉便在众望所归中登场,鼓声一响,润娇玉微倾首、稍敛眉,双袖背于纤腰之后,一脚抬起,摆了个起手势。乐曲声一起,润娇玉轻抬玉足,将踏未踏时,背后双手便自下向两边一甩,长袖飘带既若流云、又似羽翅般翩然飘起,神情含羞妩媚,舞姿极为优雅。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宛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苕。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炎风。堕珥时流盼,修裾欲朔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这“绿腰舞”大大有名,许多艺伎伶人都会跳,在场的客人也绝不陌生,但是跳得如润娇玉这般舞技精湛,出神入化的却绝无仅有,一时间彩声雷动。楼下的听客却大多和杨浩一样,也打起哈欠来,因为他们看不到,倒是那些闻风而来,驾着小船儿在水上观赏的人,远远看到润娇玉水袖如飞、翩若惊鸿的舞姿,禁不住也跟着大声喝起彩来。
陆仁嘉一直想看柳朵儿出丑,不管她是起舞也罢,抚琴也罢,或是清吟一阙好词,与他交好的几位朋友都准备鸡蛋里挑骨头,好好贬斥一番,他们都是一方名流,就算柳朵儿的表现比起其他三位行首来并不稍逊,只要被他们说的一文不值,在其他人心中也自有份量,许多人不免就会怀疑起自己的鉴赏水平来,不敢胡乱赞扬了,这就是评委的权威性了。
所以润娇玉一舞方罢,他立即鼓掌笑道:“今日为秦公饯行,四大行首毕至,各献绝技,真是一桩韵事啊。朵儿姑娘,现在,你总该让大家见识见识你的才艺了吧。”
“朵儿岂敢推却。”柳朵儿微微一笑,忽然站了起来,扬声说道:“秦大人得授淮南、湖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此去迢迢万里,诸位友好皆来相贺,情意拳拳,令人感佩。小女子愿为大人及诸公歌舞一曲以助酒兴。这首词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妙妙……”
“婢子在!”妙妙忽地一解古筝的套儿,将古筝横亘于柱角一席,正襟危坐,纤纤十指抚上了筝弦。
柳朵儿自袖中慢慢抽出一条白如雪的绢带,先打散了一头青丝,又复挽了个男子似的发髻,将丝带束紧,慢慢向前走去,直走到楼外平台,凭栏站定。天空湛蓝,远山如黛,湖中波光粼粼,映着她纤纤一道身影,就像一个白袍秀士,微微扬起秀气的下巴,仰望着天空一轮皎洁的明月,那剪影说不出的动人。
妙妙纤指一拂,仿佛一抹清泉水从她指下铮铮流泻而出,柳朵儿将一扬,已翩然起舞,同时一缕悦耳悠扬的歌声从她口中传出,与那悠雅的乐曲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先是惊呆于柳朵儿的歌声,她方才明明说的“水调歌头”,可是她唱的这曲儿却不是大家熟稔的“水调歌头”词牌固有的乐曲,这首曲子他们从未听过,他们也从未想过曲子可以这样唱,可以用这样的技巧,这样婉转新奇的曲调,那曲调也像小泉流水一般婉转低回。
紧接着他们就惊呆于柳朵儿所唱出的这首词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是怎样不凡的意境,这是怎样优美的辞藻,这是怎样绝妙的画面。
尤其是配着柳朵儿那仿佛一个白袍书生,与以往所见大不同的优美中带着些刚劲的舞姿,天上一轮皎如玉盘的月亮,她就仿佛在那月中起舞……这舞确实是朵儿自己所创,杨浩是跳不出来的,但是他能说出来,以朵儿在舞技上的深厚造诣,杨浩只是将他曾经所见比划比划、解说几句,朵儿自能茅塞顿开,创出与传统舞技风格大为不同的舞蹈来。
先声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