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页

这一问,大理的官员哑口无言,他们大理臣属于宋朝,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可这只是一个方面,现在宋朝的扩张政策,就是他们心甘情愿,宋朝能让他们逍遥于南疆?可不敢说。一说这个石不移准会跳起来,我们宋朝什么时候想进攻你们大理了?你们很想进攻,是吧?马上种狄二人,一南一北,两边夹击,正好现在南方天气温暖,没有夏天那样炎热,好了,大理会是现在的宋朝军队对手?

石坚看了他们一眼,大理在他心中的地位与交趾是两样的,能不用武力征服,最好不用武力征服。现在给他们一个警告吧。他又说道:“可你们忘记了道路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民用。你们大理是内陆地区,即使有河流,也是大江大河的上游,水流湍急,不便于作航运。有了道路,你们大理的物产就可以运出去,你们大理需要的物资就可以运进来。你们大理不是佛国吗?崇信超渡众生,现在给了你们一个机会,为什么要拒绝?”

几个大理官员再次面面相觑,不能说你们大宋那有这个好心,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词还没有出来,但几个官员心里都是这个想法。还真错了,如果能够和平解决大理,石坚还会对大理的百姓相当地优厚。可那个国家愿意不战而降,比如契丹,石坚就是一年送一亿贯给他们,他们也不会主动投降。可大理太小了,太弱了,虽然有地形的阻挡,石坚也没有放在眼里。现在两支军队一南一北,同时强行修建道路,就是压迫他们主动投降。而不是象现在,藏着掖着。

石坚继续说道:“你们心里面想的是什么,本官并不是不知道。如果你们真心归顺宋朝,一定会对我们大宋这些举措,抱以双手赞成。比如青唐吐蕃(现在吐蕃分成几个势力,唃厮罗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宋朝人称吐蕃也是指唃厮罗以青唐为都的吐蕃,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还有喀拉法,那一个不是比你们大理强大,可现在他们主动请求朝廷派驻官员,连修建道路的钱都是他们出的。更不要说我们大宋危急时,吐蕃与喀拉汗派出大军,与我们大宋配合。可你们大理是怎么做的!”

石坚的话说得也有道理,不过对于这两大势力的帮助,随后宋朝也支援了大理的经济,象唃厮罗的吐蕃,与玉素甫的喀拉汗,他们修建道路,宋朝也支援了大量水泥,可以说是无偿支援。在石坚的提议下,朝廷付出了一部分资金,可是因为文化的差距,经济的差距,这两个地方开始出现严重汉化。最奇妙的是这两个地方的百姓对这种汉化并不排斥,也加强了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纽带。

就连在青藏高原巅峰的匹播城与逻些城为中心的一些吐蕃人也开始派出使者,进入中原。现在宋朝对哪里很不感冒,只要你们不强大了,不管怎么样都行,反正你让我们派官员前去,或者修建道路不可能,太高了。现在你们既然来了人,苦哈哈的也不容易,臣服就臣服吧,给一点钱给你们得了。

如果没有石坚的坚持,宋朝朝廷都有可能放弃这个地方,于其要这个地方,不如将两湾大陆管理好。

最妙的是吐蕃最远的麻域部族也派了人过来(在今克什米尔一带,以前克什米尔大部一直属于中国土地,后来在慈禧手上丢失),那时候老太太还没有死,在地图上看了半天,然后问了半天,过了半天后才说:“你们心意哀家领了,且回去吧,我们朝廷再商议一下。”

这一来一去得要多长时间?翻过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然后从喀拉汗进入龟兹、再进入河西走廊,但老太太精明,现在臣服什么,不就是来骗一点钱吗?给你们一点得,反正都是小部族,赏东西太多,你们还没有本事带走。

石坚后来听了十分懊恼,小部族不错啊,可有了这个跳板,就可以将势力向吉慈尼(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一带)蔓延。

石坚声音变得严厉起来:“一直以来,你们大理以佛国自称,可事实呢!以前你们鼓动我们大宋西南部族动乱,然后收留叛乱分子。现在我们将真腊蒲甘一带占领,因为朝堂上发生了一些事情,军队先后撤出,但你们大理居然将居民迁移到我们占领的地方!什么意思,我们大宋为你们大理开疆柘土了?什么佛国!竟然起了这么重的贪恋!”

大理的官员更不能回答。这件事大理并不占着理,当时大宋军队撤出真腊时,南方的大片土地形成真空状态,大理就有官员认为大宋只是为了报复南方这几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因此就提出派出百姓将这个真空占有。也有官员反对,认为没有必要招惹宋朝,既然宋朝连南洋的小岛都产生兴趣,这一大片地方不可能会放弃的。

为了这件事吵了许多天。然后看到有天竺居民向这一片地方迁移,才让前者占了上风。可他们忘记了一件事,天竺居民迁移到这里,完全是自发的行动,与政府没有关系。现在天竺并不是一个整体国家,有许多地方也是真空状态,没有必要对这里产生兴趣。

于是大理政府组织起来,将百姓大规模向南方迁移。现在这一片地方上,除了宋朝的海客外,最大的势力就是大理百姓,天竺人都是占了少数,还有当地没有扫理清楚的土著人。

没有想到这才几个月,大宋再次下诏,派驻军队,同时几道诏书,都隐含着对大理强烈的敌意。大理在京城驿站的使者怕误了时间,动用了飞鸽传书,与快马两道手续,将消息传到国内。

大理害怕了。大理正治皇帝将大臣召集,一方面请了高僧圆觉出马,他曾经到宋朝讲过两次经义,有着很深的人际关系,还有宗教界的地位。另一方面,急令南方的百姓撤回来。就是这一进一出,对大理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