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派出快马向京城通报消息。石坚写了一封密奏,对皇上说了,当时他拜祭先帝时,看到永定陵守卫有些松驰,又怕刘太后不愿意,所以冒着杀头的罪名,将李宸妃迁出来。恕臣罪。
这是一个过场,什么怕刘太后不愿意,是怕刘太后对李宸妃动杀心。
小皇上自然明白石坚苦心,母子相见啊。今天小皇帝,真个真高兴。连礼仪院那一班老家伙也不敢说,再说下去,说不定牵连出什么?大家最好都不知道,只是在想用什么礼仪将李宸妃,现在还没有封号,还是宸妃的名号,将她从西京迎回来。
这是在小皇上寝宫里召开的小会议。小皇上现在还是不能起床,伤了,而且伤得很重,现在没有恢复元气。但侥幸一条生命终于没有大碍了。
小皇上差点爬起床,说:“朕亲自前去迎接。”
元俨将拐仗在地上重重磕了一下,说:“皇上,你有孝心不错。可以国事为重,天下百姓还指望你将伤势养好。来治理天下,不要胡闹了。”
小皇上吐了吐舌头,但脸上表情还是跃跃欲试。
范仲淹再次进谏:“皇上,这么多年过去了,皇上请忍耐几天。”
话音刚了,包拯蔡齐一起走上前,想要进谏。这就是直臣的坏处,不管皇帝是什么心情,做错了就要说。
小皇上摆了摆手说道:“不要说了,朕听你们安排。”
这才将他们的话塞在嘴里。
那就安排吧。
虽然相信石坚不会在这样大事上胡闹,但手续也要过一下。首先是辨认是真的李宸妃还是假的李宸妃,所有与李宸妃熟悉的太监宫女,一起到了西京,还有辨认不行,还得询问。问一下,李宸妃,皇上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堇公主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身上有什么记号,还有皇宫里一些秘辛,这些秘辛秘到什么地步呢?连石坚都不知道,因为人是石坚找到的。
这边小皇上心里急得火烧火燎,那边礼仪院,还有太常寺等相关的官员是有条不紊地做准备工作。这是大事,一点也不能马虎。足足准备了三天,大队人员才浩浩荡荡地离开京城。
这才是第一步,确认,确认好了,一部份人留下来,服侍李宸妃。一部份人回来。得要商议了,给李宸妃什么封号,还有用什么样的礼仪。这才是正常的操作程序。
小皇上看到如此麻烦,眉头都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