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关健是那个倒底是不是他的亲生母亲,死得不明不白,连面目都分辨不清。或者是……!
想到此处,他再次嘴角抽搐了一下,如果那是石坚所做,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就是太后(已经在心里改口了)再仁慈,如果出什么意外,让她起了什么念头,那个李宸妃就象一只躺在砧板上的小鸡,只有挨杀的份,而且事后完全可以留不下任何一丝痕迹。那么石坚此举,就能保全了李宸妃,让他们母子有相见的时候。
而且他聪明过人,虽然俩人是君臣,但可以从石坚的眼中知道石坚对他的感情。虽然这种感情让他很奇怪,那就是少了一丝尊敬与害怕,但很真诚。可以说此举十分危险,弄得不好都会让刘娥杀头。但他相信石坚为了他,还真能做出来!
当然这也是猜测。究其是不是他做的,这还要见到石坚,才能问清楚。想到这里,他一颗心都想飞到大洋岛向石坚询问。
不过他还是记住了石坚的话,让吴然下去,并叮嘱他不可将此事外泄,吴然又再次跪下,说:“官家心有灵犀,乃朝廷之福。”
行了,不用再说了,现在赵祯与刘娥不能再闹矛盾了,如果他俩再有矛盾的话,那么在这四面都是敌人的情况下,大宋将是一场彻底的灾难。但赵祯更将这个吴然记在心中了。
但不能不说,赵祯的机智,石坚的叮嘱,加上吴然的劝戒,终于使这个狠毒的离间没有起到效果。
然而没有离间到这对母子,可使京城的士兵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不能不说人家说得不对。一是许多对石坚同情,二是也瞒怨刘娥信任吕夷简,结果把国家变成这种样子,连他们薪水都发不齐。当然,大多数也认为他在异想天开,就凭这两千来禁军,如果在慌乱之中,也许还有那么百分之一的可能,让他们得逞。可现在不要说调到其他的军队,只要十几万禁军一到,他们立即就会全军覆没,就是现在他也别想碰上城墙一步。
可没有想到,就在这里,城内也有一支禁军发起了政变,这是元佐那个儿子允言率领的。这一突变,使守在城墙上的宋兵措手不及。而且人家说得也好,我们是来勤王的,帮助皇上的,咱们是自家人,你们就不要反抗了。结果这样一弄,守城的士兵更无斗志。于是好了,朝阳门立即失守。
这两种叛军一合,那就不是少了,有三四千人,如果让他们涌进皇宫,那么灾难将真的会发生。可就在这时候,突然杀出一支军队。
这才是石坚的第二步计策。那就是叫梅道嘉告诉种世衡,在内城布置一批可靠的陕西军。相比于京城的禁军,这些陕西兵出生入死过,也更可靠些,如果京城出现叛乱,立即出动。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五百人,但只要将叛党阻住,那么就为朝廷赢来准备的时间。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因为克己的大意,否则夜间让他的亲信将城门打开,让叛党涌进去,杀个措手不及,那还真是危险。
因为人数少,也没有人想起来,连赵祯都将这件事忘记了。还有领首的是种世衡的大儿子种古,这个人低调稳健,所以更加没有引起人的注意。
虽然人数多,可这是什么军队,那都是经过与西夏契丹勇士奋战过的军队。虽然他们论待遇不如京城的禁军,可战斗力却远远超过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防守,反而主动发起了进攻,而且杀伤了许多叛军。
一看不对头,克己和允言一商量,带着军队立即撤出京城,向东杀去。这时候种古的五百人也只剩下二百来人,而且看到其他禁军处于观望状态,再想到以前京城的禁军对他们有些看不起,种古也不追赶了。追也没有用,上去也只是送死,咱们也不傻。为什么大宋打仗老输,象这种情况不少。既然他们逼退,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因此,等到朝廷反应过来,他们已经逃远了。
这时候,枢密院与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的各大官员将军才反应过来下令,追剿这支叛军。同时大理寺到左监门卫大将军允言和终南作坊使,武当侯赵德寿家抓人。为什么?这两个人岁数都不是很大,背后还会有人支持的,那么会是谁?允言的老子废太子元佐早死了,也只有克己的老子赵德寿还活着。
赵德寿在家也听到此事,看到大理寺官员来了,他只说一句:“请你们转告太后,此事与臣并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