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石坚在有意无意之间,再次将敌人带到了那道海峡。这道海峡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塔尼翁海峡。它的西边是内格罗斯岛,全岛呈长统靴形,岛的西部有着许多地势低坦的平原,也居住着许多米沙鄢人。中间是一条山脉,居住的人很少,只有少量的尼格利陀人住在多森林的内陆高地,也就是在岛的中部和东部。尽管这个岛不算太大(12,710平方公里),但这两种人所说的语言不相同,西部居民大多操班乃·希利盖农语,东部海岸地区居民大多讲宿雾语。靠海峡这边也就是居住着尼格利陀人的地方,地势以山区为主,植被茂盛。狄青他们下了船后,就是躲藏在这里。
在海峡的东边也就是石坚前世闻名旅游圣地宿雾岛,这个岛呈三文鱼形,但风景秀美,特别是这里的沙滩。当然石坚已知道这是他前世也想来到的地方,可现在他那有心思,到岛上看一看。也许将这场战事结束,抽出一两个时辰走一走差不多。再多了就不行了,大洋岛还有几十万宋朝百姓,还等着他前去营救。
对于这个狭长的海峡,潘闾还是有些迟疑。他问了一下经常在麻逸群岛航行的水手,这个水手回答道,虽然这里个海峡狭长,可窄小的地方也有一百多丈宽,宽的地方有几百丈。
潘闾这才放心地下令船队进去。在他想来,这么宽的地方,就是石坚在岸有了埋伏,投石机的射程也够不到。而且从种种迹象看来连石坚自己进入这条海峡也不无心而为。不过他还是下令各条船只相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落得曹操那样中了连环计,被一把火烧成灰烬的下场。
这时,另外一支船队也与他汇合了。两支船队近四百只船,而且进入了这道海峡,他们也与石坚一样,放慢了船速,以防止碰到了礁石。但这道海峡太长了,石坚的船队还没有全部出去,潘闾的船队已经全部进来了。
这时候,几道长长的铁链从海峡的水里绞起!
潘闾也感到不妙。然后两边岛屿上闪起一道道光芒,这些光芒分成一组组照在他们船只的一个点上。随着那个点的光线集中在一起,那一处也迅速地燃烧起来!
这处火光越燃越大,当这艘船整个起火了,这些光线再次转向了下一艘船只上。
这是什么原因?连潘闾也愣了,而那些土著人更是不明白。他们以为是老天在惩罚他们,所以才出现这种神迹,于是一个个跪在船头,向着天空祈祷。但祈祷管用么?当这些光线射在他们船只上,还是照样着火燃烧!
s:说一下石坚从塔尼翁海峡到遇到田瑜的路线。出了海峡后折向西南,驶入苏禄海,然后穿过苏禄群岛进入苏拉威西海。再进入马鲁古海峡,到达鲁古海,塞兰海,班达海,在班达海的东边,也就是在塞兰岛的南边,与潘闾交战。这些地方岛屿与海太多,我也没有时间考证它们在宋朝叫什么名字,但它们所在的居民与大洋岛的土著人不同,文明相对开化些,应当在宋朝时就取了名字的。
第405章 脚步
这就是石坚在春天准备的秘密武器。在那时候他就算到了因为天理教有许多海客,因此他们不缺海船。在现在没有造出更好的火炮前提下,他不得不另辟蹊径。于是想了阿基米德的故事。
他就是指挥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城中的女性,将所有的镜子拿出来,反射到对方船帜的一个点上,使对方的战船着火。迫使来犯的罗马敌人不得不撤退。
可石坚不会就要对方撤退那么简单。虽然也许镜子的数量还没有叙拉古城中的多,敌人的船只也超过了古罗马的船只,士兵也超过了古罗马的士兵数量。
但阿基米德用的是什么镜子,也许都是一些小铜镜,反光率极差。而石坚准备的是什么镜子!全部是清一色巨大的正宗玻璃镜,而且还全是凹凸镜!况且还在这种地形下。有科学家研究阿基米德那一战,镜子聚集的最高温度达到了三千五百摄氏度,更不用说石坚用这种先进了一千多年的正统玻璃镜。什么样的木头碰到也会着火的。
石坚早吩咐过丁杪潜伏在内格罗斯岛上,并且每天训练怎样才能将镜子反射出去的光芒集中在一点上。这对于丁杪他们也很容易做到,他们藏身的内格罗斯岛上,靠塔尼翁海峡的这一侧本来就是山区与森林地带,随便砍下一棵小树木放在海峡里,然后煅练瞄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