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页

石坚的这次放开,也让士兵们感到高兴。这些士兵大多是上次进攻西夏的士兵,他们许多战友都牺牲在那次进攻过程中。现在砍起这些俘虏们,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这次的杀俘,也让银州城里的生蕃,噤若寒蝉,一个也不敢反抗。

对于这些生蕃,石坚也没有客气。他派出了人对城中所有的居民进行了盘查。结果将一半人人排除出来。他要把这些蕃子送到宋朝内陆中,并且是一户一户地打散。这与他对待那些涌进宋朝的蕃子政策不同。虽然石坚将他们打散了,石坚还是允许两百人以下的各个亲戚家庭组合在一起。这样平时,也好有一个亲戚,在闲时串串门。以免他们在异地他乡,感到孤苦伶仃。实际上这种人道的做法,也让这些蕃子虽然解散了部族,可也没有怨言。你看人家想得多周到,连自己串门都想到了,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石坚这样做,是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的人数最少化,而在宋朝内陆,也有许多宋人监督,他们就是有反心,也不敢动弹。等到过了若干年后,他们迫于生活,也必须融入这个社会,那时候他们就会忘掉仇恨。毕竟象李织那样的人还是很少的。

这样一来,西夏的生蕃也会减少,就是有也不会有多大的危胁。也便于朝廷以后的管理。这也算是对那些商人的一个承诺。

当然这些,他没有让他几位美娇妻们观看。就是给她们看,也没有这个胆量看。他将她们带到野利的府上,安置下来。

这些事情处理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石坚就住在银州府,并且因为银州现在人们本来就不多,田野更是荒芜。石坚又送走了大批生蕃,这样银州更显得空荡。石坚还要招商引资,对于城中的房屋与土地几乎就是在打包赠送给了这些商人。

看似让这些商人得到了许多好处。可是石坚知道,他们的到来,将带来许多人口过来再次开发,还带来大笔的资金。这比朝廷强行安排好得多,也更有成效,而且不招怨言。

同时石坚还在修建马路。

军队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带着那几千个人头,来到横山等西夏的砦堡,放在城门前,随着喊话,投降者生,反抗者死。这些就是银州不肯投降士兵的下场。

本来这些砦堡士兵的人就少,再加上这几千个用石灰包着的防腐人头,几乎没有费多大力气,就将这些砦堡全部收复。甚至象朱耻这些好战的家伙,连瘾也没有过到。石坚看到他们这种心理,都不知说什么是好。不过他还是安慰他们,说别急,后面的仗有的打。这才将他们打发下去。

随着他们征服每一片地方,石坚就派了官员,对生蕃与熟蕃进行识别。强硬的生蕃一律迁移,多出的费用石坚也不在乎,他现在睡在金山上,还怕什么。然后招商开发。官员安慰。

这一点官员做得很好。这些儒臣,什么也不会,但勾心斗角,耍嘴皮子的功夫比什么人都强。这也是朝堂纷争不已的原因。可只要让他们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开化这些蕃子,还是很拿手的。而现在陕西这些官员也不缺,他们都是春天朝廷派来帮助石坚安置蕃子的官员。现在战争打响,涌进来的蕃子也没有了,这些官员可还是留在陕西,朝廷没有把他们调回去。

这也是刘娥和石坚的默契,这些官员都有过与蕃子打交道的经验。以后石坚将整个西夏拿下,不可能不派官员治理。那么这些官员就是准备预备着的。

这样一来,到了七月的下旬,这些主要事务,才将就的,安排下去。石坚带着大军直赴夏州。现在夏州周边的地方全部被宋朝占有了。只要拿下夏州,黄河以南的所有地方,也就全部收复了。

但夏州却是西夏的老巢。西北的两大家族,一是折家,他们的基地在府州,到现在朝廷也没有动弹。不过折家确实对朝廷也忠心,而且也有多人战死在疆场。二是李家,他们原来姓柘跋,后来随唐改姓李,还随宋改姓为赵。所以张元和吴昊两人,说元昊连一个姓氏也没有。他们的老巢就在夏州。

时间接近了八月,天气的闷热也开始稍稍缓却下来。偶尔塞外的高爽的空气南下,也带来了飒爽的秋风和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