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刘娥听了后,硬是傻眼了,这个石坚什么时候这么高调过的?

后来知道了事情原委之后,她只是笑。原来石坚还真是喜欢女色,这样也好。不然真的成圣人了。她拈着茶杯盖子,半晌才说:“红颜祸水啊。”

那些大臣们向刘娥诉苦,刘娥还是微笑。她等到他们说完后,才说道:“石爱卿劳苦功高,为了宋朝鞠躬尽瘁,不但自己受了许多苦与委屈,连身边的小妾也为奸人所迫害。你们现在就安份一点吧,这段时间先让着他。”

武夫之怒,血溅五步。可是石坚这一怒,远不是血溅五步这么简单。契丹与宋朝的许多大臣,他们只是伤了脸面,可是对于天理教与西夏的打击可是无比的沉重。

天理教本来就隐藏在暗处,不敢抛头露面,这一次不得不藏得更深,同时也不敢有所行动。而西夏则是因为石坚这样一弄,物资更加紧缺,物价飞天一样的涨。可以说现在的西夏已经看不到一丝的阳光了。

然而最后悔的不是元昊,这个结果他早有了准备。最后悔的是耶律焘蓉,听到这消息后,她决定亲自前来延州向石坚陪罪。

第323章 孩子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白天虽然看不到石坚所写的那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那种情象。可街上到处是游人如织,幡旗招扬。这一年的宋朝百姓是开心的,没有大的战事,让人感到揪心的石大人,走了几万里路,回家了,而且还把西夏逼得如此困窘。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更叫大家高兴地是连老天也作美,飘起了雪白晶莹的雪花。这雪花儿也没有深冬那么生硬,柔和得象一团白绒毛,落在地上,一眨眼的功夫,便有了一层湿意。有许多小孩子望着天空的酥雪,高兴地蹦来蹦去,喊道:“下雪了,下雪了。”

他们的叫声都有了一层喜气。

开封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几年还在以无比迅速的速度往前发展,外城已经住不下了。于是城外又盖起了一栋栋房屋,造成京城的地价高昂不下。有一天刘娥出城看到这城外的房屋连绵数里,她概然道:“众位爱卿,这京城这样下去,最后得要多少人啊?”

她虽然这样问,可是无比的得色,当然众位大臣自然乘机大拍马屁。

然而发展最快的不是京城,而是上海。这是石坚在黄埔江边选出几个大钢厂与一个码头后,随着各种商业与建筑膨脖而起。现在都快赶上了泉州的繁华。毕竟这里离宋朝最繁荣的沿江两岸最近。至于为什么叫上海?有人问过石坚。石坚当时回答了一句,这里本来就是叫上海。可是众人查遍了史籍也没有找出这地方叫上海的来历。也许是石大人记错了。不过这个新城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

就象石坚和范仲淹所说的开源与节流,开源远远胜过节流。只是石坚反对王安石那种不知所谓的开源罢了。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凭这一点他的眼光胜过了司马光。可毕竟想与做是两回事。

此时,刘娥正靠在椅子上,赵祯在给她念赵堇写来的信。这些年,她渐渐感到自己老了,有些时候处理奏折一多,就感到很困很累。她知道自己也没有多少时光在这世间。于是渐渐对赵祯开始放手起来。

赵祯将信念完,刘娥说道:“这孩子,也不怕大臣笑话,都过年了,也不回来。难道女孩家就真是养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