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这个妇人却笑道:“你要记住了,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可也有他的短处。同样,石坚的短处也不少,比如他重感情,对身边人很在乎,还有他现在声名太大,唯一差的一点就是功劳还不够高,到了功高震主的时候,不用我们动手,他自己也会招宋朝太后的忌惮。哦,这里我制定了一份计划书,你们参考下。”

说着,她抛过来一份纸稿。

老者看了后,连说大妙,可一会儿又说道:“可那十三个鬼道弟兄怎么办?”

这个青年妇人美丽的脸上出现了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她才说道:“没有办法,现在他们全部关押在大理寺,根本没办法营救,只好丢卒保车。希望他们能够做一个烈士,不要透露更多的消息出来。”

第166章 给名

石坚说道:“启禀太后。自从我朝太祖与太宗为防止唐末五代之乱,给亿万华夏儿女有一个安宁的生活,进行了一系列的军队改革。这才使得中原百姓过了这么多年平静的生活,国家富裕,人民生活丰足,实是以前历朝所没有。但是这也有一个缺点,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士兵更是缺乏训练,导致士兵战斗力羸弱。这也是我朝与辽党项人交手落入下风的主要原因。”

听到这里,满朝文武都是鸦雀无声。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一干武将全部被赵匡胤拿下,虽然以后赵氏一统中国,可是士兵战斗力越来越低。直到太宗残败于辽国后,更是萎靡不振。但这是关系到宋朝的立国之本,不知道石翻出这件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现在一个大臣也不敢吭声。

石坚还在侃侃而谈,说:“这只是其一。其二因为不重武功,将士虽然浴血奋战,可待遇极低。除了少数烈士,大多数因为缺少动力而变得懦弱,不肯出力,使总体实力进一步降低,造成恶性循环。”

然而众臣更是脸上大变颜色,现在不但是刘娥,就是众大臣都以为他要对军制进行改革。这时丁谓终于沉声说道:“石大人,你竟敢想变动太祖太宗留下的祖制乎?”

石坚一笑,说:“丁大人,虽然你我泾渭分明,忠奸不能两立,你一心想置本官于死地。可你也要等到本官将话说清楚,再对本官攻击。”

丁谓恼道:“石大人,虽然当年因为我为了你的安全,寻找耶律焘蓉证据时有些心切,吓着你的祖母。可那也不是本相的本心,本相已经为此让先帝责罚,本相也知道过错,对先帝的责备从没有辨解。但公是公,私是私,现在你为此事仇恨本相,于是反复说本相是奸臣,本相是先帝和太后一手提拨任命。难道你这是说先帝和太后不辨忠奸?”

石坚一笑,说:“哦,你还知道是先帝和太后的一手提拨才使你有今天的地位,否则这满朝的文武百官比你有才能的大臣有很多,那能摊到你?那么你更应当尽心尽力报答先帝和太后。可为什么本官却听到朝野有百姓用民谣说道,欲想朝中清,先拨眼中钉。”

这后面还有一句,欲想朝中好,不如召寇老。但石坚知道刘娥对寇准一肚子意见,没有说。这一句说得十分地恶毒,使得丁谓脸涨得象猪肝一样。

丁谓恼怒地说:“这句话是谁说的,请石大人指出证人,否则本相要告你污蔑朝中重臣的罪行。”

石坚说道:“丁大人,果然是绵里藏针,不愧为将那么多直臣搞下去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