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切都是一个过程,倭寇一个个军团后退,朝鲜各道不断的爆发暴动和混乱,消息到处在流传,到处都是不靠谱的很多。
因为并不是溃退,所以倭寇对各处边境的封锁得力,消息流传,往往都是耳闻,然后添加上自己的情绪,越来越是离谱。
平壤城内的朝鲜官员也是兴奋异常,他们从所谓内线中得到的消息,就是倭寇溃乱不堪,汉城甚至已经没有了守军,倭寇准备在靠近倭国的全罗道和庆尚道整饬兵马,稳固阵地。
汉城乃是朝鲜的都城,光复汉城那是天大的功劳,就算不是自己打下来的,可能引领明军进城也是了不起的功勋,等到全朝鲜光复,自己会得到怎么样的提拔好处,这都不言自明了,更不要说,汉城的积储和窖藏远远超过平壤,能先进去发财,比在这里的油水可不知道要大多少。
为首的李隘和金应瑞两个人去到李如松那边进言,说是此时倭寇退却,正是大军乘胜追击之时,到时候将军将要建立大功,李如松多年宿将,自然明白这样沸沸扬扬的传闻到底有几分真假。
不过此时麻烦就麻烦在,探马往往不能够深入太多,倭寇的忍者和骑兵也开始在战场上进行遮蔽,平安道南边,甚至是大同江南边的军报大都靠传闻。
信息不明,自然不能贸然出兵,李如松稳当的很,朝鲜文武官员几次上门都被他打发了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在平壤的文武官员都是急的上蹿下跳,就连明军中很多人也是急的要命,觉得这不就是放着大功劳不去取吗?
一来二去,大家总算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既然说不动李如松,那可以找李成梁……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底,王通率领的大军已经快要到达义州了……
第1106章 忠孝岂有两全时
“你这伤不妨事吗?还是先去安排军医看看吧!”
“多谢大少爷的关心,路上那马突然跑死了,属下在地上摔了几个跟头,就是破了皮,没大关系。”
已经出了正月,据说那边王通率领的大军就要进入义州,这边辽阳又有快马信使来到了平壤,在正堂之上,李家一干军将都是来到,李如松和送信那信使问答了几句。
来的那人还是李义,此时能看到他衣衫有破损,脸上也有血污伤痕,李如松问过之后,也就不强求对方去收拾,只是低声念叨了一句:
“跑死了几匹马,怪不得来的这么快!”
看着李义要开口,李如松挥挥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