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页

这么多的学生,学堂也要扩建,新学堂现在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的农庄改建,扩建的银钱倒是天津卫各家商人出钱,对这个他们并没有什么抵触,因为出的银钱越多,他们就能分到越多的学生。

现在大家都有个判断,那就是大家今后的前途肯定不会局限在这天津卫一地,如果你做好准备,肯定有发财的机会。

三江系统不喜欢吃独食,当然,也因为因为外面的好处往往大到他一家吞不下,要大家过去共襄盛举,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大家不打好基础,到时候错过了富贵可怪不得别人。

相对于人人踊跃的商科学堂,通事学堂那边就冷清很多,想要学外语需要天赋,而且多少要有些文化底子,这样的生源可不太好找,如果不是现在外贸是大宗,通事的工钱开的很高,门前冷落恐怕是难免的。

不过比较有趣的是,在通事学堂有几十名番人在学习汉语,他们大多是从南洋或者是印度那边过来的白人,或者自己是商人,或者是派过来的代表,他们多少懂一点汉语,但在这么繁荣的环境下,感觉自己需要懂更多,这个通事学堂正好符合了他们的需求。

商科学堂、通事学堂,都是王通在天津卫时设立的学堂,实际上,三江匠坊和三江船厂下面也都有类似的机构。

不过匠坊这边愿意进去学的,只有三角淀周围的那些外来居民,他们在天津卫出路不多,看到匠坊那丰厚的待遇都是动了心,也算给自己的孩子找个不错的将来。

三江船厂那边,实际上是船匠和水手的双重培训,但海上生死莫测,就连很多水手渔民出身的人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从事这个,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多,还是要辛苦求生,这边人手倒也是不缺,不过也说不上热闹,远远比不上商科学堂。

……

“王通,朕当时所说,再弄出一个类似于天津卫的地方,你可有什么方略吗?”

万历皇帝没有忘记这件事。

第0967章 税务局

当时所谓再造一个天津卫的说法就半是笑谈,谁想到今日又提起来。

不过王通这次却不敢用玩笑的态度应付过去了,因为朝会上户部尚书提起陛下就是天下,内库就是国库,陛下不应聚敛财物,而应将内库财货交付国用。

户部尚书说的大义凛然,却没想万历皇帝当即就暴怒,抓起身边一个笔架就砸了过去,笔架是玉石雕成,份量不轻,而且万历皇帝臂力不弱,也有准头,这一下要是砸中了,搞不好立刻就是头破血流。

还是王通眼疾手快,一把将户部尚书扯开去,朝会上不管是太监还是大臣都是跪下,齐声说道: